高红梅

摘 要:长期以来,农村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没有可写的,不知道怎幺写,写作能力很难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农村写作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农村语文教师积极思考的课题。主要分析了培养农村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农村;语文;作文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认识生活、综合运用语文文字的体现,还是寄托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能够有效地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针对具有广阔天地的农村来说,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农村生活资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体验、运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提高写作能力。那幺,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一、观察农村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农村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农村的独特风光,逐渐提高学生的观察生活能力,将生活与写作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语文的理解。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农村自然风光,拓展学生的作文素材。农村有着生机勃勃的景色,如田野、小河、花草、房屋、山坡等,这些独特的大自然景色是城市钢筋缓凝土所无法比拟的,这些美好的事物,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眼界,也陶冶了学生的心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上树捉鸟、下河捞鱼、喂鸡喂鸭、抓泥鳅、挖野菜等生活趣事出发,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其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田野里去观察四季的风景,如不同颜色和形状、田野庄稼景色等,当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希望借助文字来寄托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当单纯的观察转换为流畅的文字,就不仅会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还会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最后,教师要结合名人作品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和写作,如,在学习着名文学家朱自清的《春》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作者笔下的春世界,并自己去体会农村的春世界,与作者所描述的比较一下,培养学生多观察生活,运用文字记录生活,提高写作技巧和能力。

二、记录农村风土人情,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农村人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等风土人情都是语文写作中的重要资源,农村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农村风土人情,让所写文章具有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夫妻相爱等小事入手,并将生活中这些生动的画面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久而久之,学生写出的文章真实性和感情性就会变得浓厚。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观察、体会、询问等方式去认识农村热闹非凡的春节、粽子飘香的端午、全家团圆的中秋、正月十五的元宵、男婚女嫁、殡葬入殓等习俗,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调查中感受浓厚的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在农村风土人情中感受到欢乐或者悲伤情绪时,引导学生记录下来,写出来的文章不仅生动,还具体感人,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拟出一些小作文题目,如《我亲眼见的喜事》《我的邻居》《家乡的春节》《团圆中秋节》等,让学生从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中来写作。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认知世界,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利用真情实感写文章。

三、多渠道训练写作,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

很多农村语文教师在上写作课的时候,往往是为学生念范文之后规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交出文章,学生东挤挤西挤挤终于挤出了一篇文章,结果效果总是不理想,也让学生对作文课产生了惧怕心理。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转变这种单一的写作课模型,丰富训练写作模式,逐渐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只要写清楚明白就行,当学生有轻松感之后,就会对作文慢慢消除害怕心理。其次,教师要加强写作活动训练,引导学生开展对各种人物、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如开展读报、朗诵、说话、写话、手抄报、普通话演讲、讲故事、写观察日记、写片段作文等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视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后,教师在作文命题的时候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题目,凸显灵活性,尽量多设置一些半命题和自命题的作文,让学生多发挥主动性,消除对写作的惧怕心理。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