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明

摘 要: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评价时要有理有据,做到实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并存,激趣性奖励与促进性惩戒同步,实现真正意义的立体评价。

关键词: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方法

一、评价内容——细化内容,给学生制定一个该守的规范

现在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主要表现在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后作业做得不认真等等。针对学生学习上的这些不良习惯,以及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特制定了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细则(评价细则略)。数学学习评价细则从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平时作业情况、单元测评成绩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在开学初与学生见面,让学生明白评价的内容,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幺,应该怎幺做?并征求学生意见进行修改,让学生成为评价细则的参与者。最后形成定稿张贴公示于班级的告示栏。学生从此就有学习的规范和努力的目标。

二、评价手段——柚卡积分,还分数一个崭新的内涵

众所周知,分数在教学中起着评价的功能。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就把学生定位了,这里注重的是教学结果的评价。这样的定位给各层次学生都造成压抑。优秀生为了避免犯错误,其创造性思维被束缚。学困生为了达标,往往会采取舞弊的手段。

而我采用“柚卡积分”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给分数注入了新的内涵。这里的分数是以“柚卡积分”的形式出现,分值为1分、2分、5分、10分等,作为平常对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作业情况、单元测评进行即时评价的工具。“柚卡积分”由学生保留,一个星期统计一次,学生所得分值作为这一周学生的平时成绩。最后把平时成绩与期中、期末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业成绩。“柚卡积分”给分数注入新的内涵,把学习评价引入课堂,可以经常地、每时每刻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进步的无穷动力

(一)实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1.实时性评价

实时评价主要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时间不限、对象不限、内容不限。实时评价的一大特点是:弹性给分,效率高、难度大的给分高;同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答出来,给不同分值,以此来鼓励学困生。每个学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赞赏——得到柚卡积分,极大地激励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评价把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是传统的分数功能所无法比拟的。

2.阶段性评价

实时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当前的行为表现,它所具有的效应也多是短期的,我们应当把它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发挥它的延迟效应。阶段性评价主要就是要做到“两个一”,即每周一评,每期一册。

(1)每周一评。每组行政组长将一周学生在课堂学习、平时作业、单元测评三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报给数学学习委员,由数学学习委员统计全班的柚卡积分情况。老师要把每周每个学生的柚卡积分情况进行张榜公布,接受学生的监督。并把这个作为老师进行评价奖励和惩戒的依据。而每个学生要把这周柚卡积分中的奖励和扣分情况记录下来,并写出自评。

(2)每期一册。把一学期来每周柚卡积分中的奖励和扣分情况记录下来,将优秀的作业、得意的作品等装订成册,并在末页写出评价报告。

(二)激趣性奖励与促进性惩戒相结合

有奖才能激励先进,有罚才会惩戒后进。只有做到奖罚分明,这样的评价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1.激趣性奖励

(1)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每周个人得分前5名的学生和有明显进步的5名学生除了被授予奖状外,还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糖果、学习用具等,或得到老师亲笔签发的“免作业卡”。这个“免作业卡”是在这些奖品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而被评为“青柚子”奖牌的小组每个成员将获得奖品。对于连续获得“金柚子”的小组成员将被老师邀请到家做客,享受老师厨艺的待遇。

(2)定时奖励与定量奖励相结合。每周的定时奖励只能使部分同学得到激励,没有得到奖品的孩子很落寞,甚至有部分孩子可能一学期一次奖励都得不到。所以在定时奖励的基础上,特制定了定量奖励方法。可以按柚卡积分满100分兑换奖品一次。多余积分可累计到下一次兑换。大多数学生如果一周之内柚卡积分不够100分,那两周就能达到柚卡积分100分以上。这样就能得到老师的奖品了,从而提高了部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2.促进性惩戒

在个体奖励和群体奖励中都没有得到奖励的,而周柚卡积分又在班级后3名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就需要进行适当的惩戒。他们将得到额外完成老师精选的课内能力提高训练的机会,以弥补由于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学习缺失。当然这需要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采用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的立体评价,才能实现学生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沟通,学识上的提升,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刘志军.课堂评价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