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婷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美术教学中给儿童讲授美术知识,指导儿童进行艺术创作,儿童的思维意识、创作能力、赏析能力都能随之而提升。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在儿童的学前学习阶段增加一些美术教学内容,为儿童提供接触优秀作品的机会,儿童的视觉审美水平会得到提升。希望能通过对艺术类教学的分析更好地探讨如何提高儿童的视觉感官能力。

关键词:视觉文化;幼儿;美术教学;实践

将幻像之物以有像进行呈现,这能够体现视觉文化的视象性,视觉文化能让儿童表达所思所想,这是由虚到实的转换,是创作力的体现。视觉文化能有效地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种类也日趋丰富,产品数量增加,这些作品的问世为人类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在儿童的学前教育中,有教学目的地进行视觉文化的传播能极大程度地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但这也使儿童在美术学习中遇到较多的阻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帮助儿童适应新的美术学习模式。

一、视觉文化的多样性

在进行艺术作品的赏析时,人类对于艺术作品本身有较为直观的印象,人类的赏析水平源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更能体现艺术作品的艺术成就。在我国,视觉文化起源较早,这些文化体现在古人的智慧当中,古人能将一些优美图画创作在墙壁上来丰富人类的生活。壁画的发展更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壁画由最初简单的生活记载到内容丰富并极具赏析价值。到了唐宋时期,佛教文化的大流行让一些文人墨客创作了较多与之有关的画作,同一时期的雕刻艺术家也围绕着佛教文化进行了一些雕刻,古人能将观感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是视觉文化发展的体现。渐渐的,视觉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古人的绘画及雕塑中,在建筑领域,古人也更注重建筑的外观,视觉文化也逐渐融入人类的生活当中。古人在建筑建造中还能结合自然中的景观,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这样的建筑更具地理特色,南北方建筑的不同最能体现视觉文化的多样性,北方的建筑更加壮阔宏伟,南方的建筑设计更加灵活巧妙。

二、儿童进行美术作品学习的阻力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实际同时又高于生活实际,较多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更好地体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但儿童对于绘画作品缺少自我感悟。同时,美术老师在教导儿童进行绘画时过多注重学生对于绘画技巧的掌握,美术老师在黑板上自己先进行创作,之后儿童进行模仿绘画,儿童在这种教学中固然能够学习一些绘画技巧,但在课程结束之后,儿童的绘画作品大都相似,儿童在掌握一些绘画技巧的同时失去了创作的能力,这便使儿童失去了丰富的想象能力。一些美术老师会让儿童进行独自创作,但老师对于儿童的绘画作品持否定态度。比如,天空中的云朵可在一天当中被染成不同的颜色,这些儿童观察到的会体现在绘画创作中,但老师会教导孩子们云朵不可以画成彩色,这是对儿童想象力的否定。儿童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逐渐失去了观察生活以及幻想生活的能力。

三、改进美术教学的方法

1.美术教学从爱好教起

老师过于关注儿童对于绘画技巧的掌握,这导致儿童在美术学习中失去了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喜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老师在教课中应摒弃之前的模仿式绘画教学,转而应注重儿童对于事物的观察及看法,鼓励儿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儿童的绘画能更具艺术特性。老师还可在教学中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儿童能够更好地进行优秀作品的赏析,通过优秀的文化作品赏析,儿童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儿童也能受到更多优秀作品的启发。老师在教学中应从儿童的爱好出发,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2.美术教学从动手做起

视觉文化能够指导人们将丰富的想象力转变为实际可观的图形及绘画,因此视觉文化不仅仅要求人们有足够的创作能力,同时还需要人们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因而美术老师还可在教课中教导儿童进行手工制作,一些纸船以及纸飞机不仅仅是儿童的玩耍工具,同时,锻炼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手工制作能大大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丰富儿童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得到较大提升。老师更应采取鼓舞式的教学方法,在儿童进行手工制作之后及时鼓舞学生进行更多创作,老师还可将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作为展示供儿童欣赏,儿童在制作的过程中能掌握一些创作技巧,儿童对于美也会有更多独特的感受。

当今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儿童的学前学习阶段,美术教学的改革使儿童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更符合教学的发展方向,儿童的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美术老师的带动下会有较大提升,儿童对于视觉文化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这为视觉文化的成长提供了更多营养,美术教学也因而发挥了更好的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慧凡.视觉文化融入幼儿艺术教育课程初探[J].早期教育,2013(6).

[2]钱初嘉.学前幼儿教育[J].中国美术馆,2009(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