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海南省两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式对高校教师英语阅读文本解读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文本解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英语文本;解读能力

【作者简介】刘忠喜(1979-),男,汉族,吉林松原人,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文学批评理论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Hnjg2019-4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引言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读懂英语阅读文本是教材分析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的重要前提。高校英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培养他们跨文化的视野、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更要对其进行包括审美能力在内的全人教育,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必须重视文本解读,必须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海南省两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为例,通过问卷、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方式,发现听评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文本解读方法:如Cook的“知识图式”和“自上而下”法、McCarthy的“互动研究法”、William Grabe的“文本的组织结构”法等。国内学者如王耀辉、金振邦、孙绍振等,从文本解读的层面和文本解读的维度两个角度出发,对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方法进行了研究。

以上研究关注的是阅读文本解读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对于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文学科,对于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现状的研究还不多见,关于高校教师英语阅读文本解读能力现状的实证研究则更为少见。

三、研究设计

研究者以海南两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为例,对两所高校的152位英语教师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43份;访谈时间约8个小时,访谈文字记录约3万字;进行了12次课堂观察,观察记录约2万字。然后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和整理,了解两所高校英语教师阅读文本解读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研究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两所高校的教师的英语阅读文本解读存在意识不强、理论学习滞后、解读能力薄弱等问题。

1.文本解读意识不强。高校英语教师文本解读意识主要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文本解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以及“文本解读对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的认识上。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文本解读“非常重要”或“重要”的教师只有58%,有约30%的教师认为文本解读“不太重要”或“不重要”,这显示参与调查的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对于“文本解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这个问题上,仍有约38%的受访教师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可见,受访教师还没有正确认识到文本解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前提,没有系统深入的文本解读,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设计。在“文本解读对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这个问题上,也有32%的教师认为“影响不大”或“几乎没有影响”。这充分反映了一部分教师仍旧没有意识到文本解读对于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教师只有在对文本进行了充分的解读之后,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深入挖掘文本、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评价长久以来“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师对教学的重视不够,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不高,加上有些高校的听评课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执行不到位,导致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不强,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文本解读的重视不够,甚至意识不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看不到文本解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

2.文本解读理论学习滞后。调查结果显示,高校英语教师的理论学习相对滞后,近五年参加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或学习的教师不到20%,在这20%的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参与的是教育部门组织的高校新教师入职前培训,以便获得高校教师资格。可见,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动力和机会都不够。近五年参与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理论的学习的教师基本没有,显示高校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理论学习的现状令人担忧。另一方面,调查结果同时显示,超过80%的教师近五年内都有参与培训或学习的经历,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科研方面,如课题申报,包括申报课题前的学术积累、课题选题方法、论证技巧、申报书撰写等。论文撰写与发表也是教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国内外期刊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从选题到文章整体框架,从具体撰写过程到选择期刊投稿,教师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学习。

从教师参与学习和培训的内容来看,高校英语教师热衷于科研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一方面,高校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或者没有建立运行良好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不研究教学,也就意识不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相对微观的阅读文本解读的理论学习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也跟教师自身发展动机有关。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应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厚积薄发,避免急功近利。

3.文本解读实践能力薄弱。文本解读的实践能力考查主要从教师自评和课堂观察两个角度进行。从评价结果来看,超过8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文本解读实践能力不足,在解读文本时显得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做起。认为自己文本解读实践能力“尚可”的不足10%,仅有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很强。这个结果一个方面显示出参与调查的教师对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文本实践能力亟待提高。从观察到的12节课来看,超过85%的课堂阅读教学设计没有很好地体现文本的特点,没有按照文本的逻辑展开教学,都是千篇一律地按照背景知识介绍、作者介绍、读文章大意分段、读细节回答问题、讲授语言点的模式进行。此外,本部分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只有不到20%的教师会在备课的时候独立进行文本解读,多数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主要是看中文译文了解了文章大意,查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单词,然后按照教学参考书或者出版社提供的教学课件准备教学。

在分析自身文本解读能力薄弱的原因时,一位教师直言:“缺乏理论学习是文本解读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系统介绍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理论和方法的文献很少,一线教师读的懂、便于操作的方法类书籍更是一本难求。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研究的热情和习惯,没有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和自我反思,也是目前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此外,高校教学研究氛围不够浓厚,教研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五、应对策略

以上三个方面虽然是高校英语教师文本解读能力问题,却涉及教师评价、教师培训与学习、教研活动的开展等多个方面,不能期望短期内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文本解读意识。要解决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问题,首先就要提高教师文本解读的意识,让教师重视文本解读,重视课堂教学。这就要求高校在评价教师或职称评审的时候注重分类评价。只有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才有可能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教师开始研究教学,就会关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在备课的时候更加关注对阅读文本的解读。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查,相应地就会考查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将文本解读能力纳入阅读课教学评价指标中去,从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实施效果、反思能力等多方面对一堂阅读课进行评价,有利于整体上把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而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和能力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

2.开展教学理论培训,加强文本解读理论学习。高校在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同时,应积极引导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高校教师大多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但不是所有教师都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专业训练。笔者做过统计,某地方师范大学的英语系有师范教育背景(本科、硕士或博士所学专业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教师不到50%,也就是说,该所师范大学的英语系有超过50%的教师未系统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这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对于他们而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担任阅读课的教师而言,除了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外,加强阅读教学理论,特别是文本解读理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在加强教学能力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理论培训,引导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有助于英语阅读课教师学习和掌握文本解读相关理论,能够为提高文本分析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3.有效开展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反复实践,是教师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教师个人的反思效果有限,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促进反思,再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在实践,循环往复,有利于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并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多数教师都是各自上课,各自回家搞科研。例如,某高校英语系的四个教研组,一年来每个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不超过三次,基本都在线上进行,讨论的内容也是关于教学进度、试卷出题等内容,对于教学问题的研讨很少涉及。高校必须从上到下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教研组听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的长效机制和考核机制,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院系负责人应认真部署,周密筹划,每个学年初就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实践、研讨方式、解决的问题等。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教学设计与实施,而对于英语阅读课教师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础是全面、深入的文本解读。因此,高校教师应在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反思性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

六、结语

总之,由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高校英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在文本解读意识、文本解读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高校应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提高阅读文本解读能力,促进高校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提升,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Anderson N J.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Cook G. Discours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McCarthy Michael.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Wallace, Catherine. Critical Reading in Language Education[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5]金振邦.多元视角中的文本解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6]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张秋会,王蔷.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