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翻译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文章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文献为源语文本,对现如今流行的机器翻译平台的译文与人工翻译从翻译单位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经对比发现,机器翻译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词汇误译、术语漏译、语序误译、语序混乱、符号单位误译。

关键词:机器翻译;人工翻译;翻译单位;新能源汽车

作者简介:于文豪,山东科技大学。

计算机的更新迭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引入使得机器翻译不断进步,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机器翻译以其便捷的操作,迅捷的翻译速度以及较低的价格成本逐渐成为翻译行业的后起之秀。根据知网为检索显示,在2021-2022年间共有1200余篇关于机器翻译的研究论文,涵盖了经济、法律、旅游、文学等各个领域。但是在社会各行业中的新兴领域,相关研究数量还较为稀少,在没有足够多的数据作为支撑以及缺少先例的情况下,机器翻译仍然存在不少缺陷,难以实现全方位的应用。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方兴未艾,然而电池技术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其头顶,在电池没有解决寿命,续航和安全性等核心问题之前,新能源汽车难以实现质的飞跃,进而进一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电化学领域的专家詹弗兰科·皮斯托亚教授(Gianfranco Pistoia)所着的Behaviour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in Electric Vehicles-Battery Health, Performance, Safety, and Cost一书介绍了当前锂电池应用于汽车的技术要求和清洁、回收、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一系列现状,为读者带来详尽的介绍,同时也对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以及应用作了极具前瞻性的展望,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以该书作为源语文本,以当前流行的在线翻译软件如有道翻译、百度翻译、谷歌翻译为工具,对其产出的译文与人工译文从翻译单位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分析机器翻译产出译文的不足,同时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译文,提高译语文本的可读性。

一、译文评价标准

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翻译行业蒸蒸日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翻译行业也走上了快车道,而且所涵盖的领域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翻译,在经济、科技、学术、人文等领域的翻译需求也水涨船高。为了规范翻译行业,营造更好的行业环境,同时也为了保护消费者和商家的权益,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提出,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等起草的《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于2005年6月1日正式出版。该要求中针对笔译服务明确提出:根据翻译服务的特点,译文综合差错率一般不超过1.5‰(不足千字按千字计算)。其中,译文质量的差错类别包括对原文理解或译文表述存在核心语义差错、句段的漏译、错译,以及专业术语不准确、不统一、不符合标准或惯例,或专用名词错译等。

二、译文对比研究

翻译单位是进行翻译活动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从词素到语篇都可以作为翻译单位来用于翻译活动中去。其中,许钧认为词较为适合作为翻译单位,他提出“文字可以包容万物”,并且希望从词的角度对原文保持“忠实”。而蒙娜·贝克则认为在翻译界倾向于把句子作为最基本的翻译单位进行翻译活动。司显柱则从语篇出发,认为语篇作为最基本的翻译单位可以实现译文忠实于原文。从科技翻译角度来看,由于科技文本中所含的专业术语较多,文章的条理论证性强,所以在翻译时应将单词和句子结合起来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既保证术语能够正确翻译,又能够使句子中的逻辑结构以及句子之间的结构更为清晰明了。

本文利用有道翻译、谷歌翻译、百度翻译等在线翻译软件对源语文本进行翻译后,将译文与人工翻译进行对比。以下所给出的例句中译文1为机器翻译,译文2为人工翻译。经过分析得出,机器翻译得出的译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术语的误译、术语漏译、语序误译、语序混乱以及符号误译等。

(一)词汇误译

例1:During braking, retarding force is provid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electrical(driving the traction motor backwards to establish a generator) and mechanical(friction disks or drums creating waste heat) loads.

译文1:在制动过程中,减速力通过电气(向后驱动牵引电机以建立发电机)和机械(摩擦盘或摩擦鼓产生废热)负载的组合提供。

译文2:在制动期间,通过电力负荷(反向驱动牵引电机以构建一个发电机)和机械负荷(通过摩擦片和制动鼓来产生余热)的组合方式来提供减速力。

在例1中,存在着多个跟汽车机械构造相关的专业术语词汇,其中对于“electrical load、generator、friction drum、waste heat”的翻译存在着误译问题。根据术语词典的解释,“electrical load”应翻译为电力负荷而非电气。“driving the traction motor backwards”应该是反向驱动牵引电机而非向后驱动牵引,向后牵引的说法不符合科技译文严谨性的特点,汽车内部构造存在差异,很难辨别前后。“friction drum”应翻译为制动鼓而非摩擦鼓,制动鼓是专业名词,而摩擦鼓则是一种具有非洲特色的表演乐器。“waste heat” 应翻译为余热而非废热,其中余热是指还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而废热则是无法继续利用的。

这些词在不同行业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也就是一词多义现象,机器翻译在词性以及词义选取上存在着不足。同时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同一术语,机器翻译也没有做到术语的统一,如generator一词,在机器译文中分别出现了“发电机”“电力公司”“发生器”等不同译法,没有达到科技英语中术语统一且翻译正确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翻译非科技类术语时,机器翻译也存在着误译的问题。

例2:Battery packs must also be contained physically within the vehicle in such a way as to be safe in the event of crashes and during normal vehicle use and vibrations.

译文1:电池组还必须物理地包含在车辆内,以便在发生碰撞、正常车辆使用和振动时安全。

译文2:电池组还必须实际置于车内,以保证在发生碰撞、车辆正常使用以及颠簸时电池的安全。

在例2中,对于较为常见的physically、vibration等词语,机器翻译也存在着误译的问题。physically一词如果翻译为“物理地”则会导致文意不通顺,因为“物理地”一词在汉语中使用较少且不能用于形容物品的存放状态。新能源汽车电池一般存放于汽车地后排座椅之下,根据这一特点,将physically译为“实际”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vibration一词有震动、颤动等含义,然而汽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引起的正常震动并不会对电池安全造成影响,而是在行进过程中由于路面等其他原因造成车辆的颠簸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从而产生一定的使用风险,因此这里将vibration译为颠簸更为合适。

由此可见,在以单词为翻译单位进行翻译活动时,其翻译单位仅仅局限于单词,并未结合文章上下文语境以及译语的行文逻辑习惯进行翻译,因此不管是术语的翻译还是常见词语的翻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译,这样的译文是完全不合格的。

(二)术语漏译

例3:The contribu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to these vehicles (S/S and HEVs) can be described as evolutionary when compared to existing battery types.

译文1:与现有的电池类型相比,锂离子电池对这些车辆(S/S和Hev)的贡献可以被描述为进化。

译文2:与现有的各种电池相比,锂电池对于轻混合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贡献可谓脱胎换骨。

在例3中,原文中出现了术语的缩略词S/S和HEVs,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译文1中出现了术语漏译的现象,S/S和HEVs两词都被遗漏了。即使是将S/S的全称输入机器翻译后依然无法得到正确的译文。S/S指的是Stop-Start Hybrids,其中Stop-Start指的是启停系统,Stop-Start Hybrids即采用启停系统的汽车,也将其称为轻混合汽车。HEVs指的是Hybrid Electric Vehicle即混合动力汽车。

我国于2009年才开始接触Stop-Start这一系统,直到2010年才开始逐步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汽车,而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时间则要更加靠后,所以对于此类新出现的术语机器翻译并不能很好地识别并进行翻译,因此就会带来术语漏译的问题。

(三)语序误译

例4:Braking is partially assisted by the aerodynamic drag and rolling resistance forces.

译文1:制动部分由空气动力阻力和滚动阻力辅助。

译文2:部分制动系统是由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辅助而成。

在例4中,原句的句子结构清晰,其中副词partially作为状语。王礼令认为副词作状语修饰中心词时,在翻译时可以将副词放在中心词前面。在例4中,partially是用来修饰braking的,即部分制动系统而非部分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

此外,译文1在翻译时将主语进行了误译,主语braking译为了制动,这里应该是汽车的制动系统。

从例4中我们可以看出,机器翻译在句子语序的翻译上存在着误译问题,这是因为机器翻译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无法选取合适的翻译单位,对句子中各个部分的具体含义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从这一层面来看机器翻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四)语序混乱

例5:Thus, for braking, the peak power regenerative braking power requirement occu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raking event.

译文1:因此,对于制动,峰值功率再生制动功率需求发生在制动事件开始时。

译文2:因此,在制动过程中是在制动之初对峰功率制动能量回馈有一定要求。

在例5中,英语中的句子结构较为清晰,for braking作为状语,它与原句中的宾语braking event都指的是汽车的制动,如果按照原句的顺序译出就会出现重复冗杂的情况。

此外,这个句子中的主语较长,且the peak power regene-rative braking power 都是用来修饰requirement的。唐春香认为,英语句中的主语,如果在意思上具有句中谓语动词行为对象的含义,就可以将其考虑为宾语。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明白句子含义可以将其拆开进行翻译,并且将原句中的宾语与主语进行互换,the peak power regenerative braking power在译文中作为间接宾语,requirement作为直接宾语。这样得出的译文就比较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读起来也较为通顺。

机器翻译无法选取合适的翻译单位,完全按照原文的语序结构进行翻译,导致了语序的混乱,而且译文与汉语的行文习惯相差甚远,可见机器翻译在语序问题上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五)符号误译

例6:Cap (Ah)

译文1:上限(Ah)       译文2:电池容量(安时)

例7:-30 ℃

译文1:-30度      译文2:-30 ℃

在科技翻译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图表,而图表中则包含着许多数学符号和物理单位等,针对这些符号也有着不同的翻译方法。

在科技翻译中,如果出现了例6中不常见的符号如Ah等,应该将其译出,让读者更加清楚明白。但是对于例7中出现的℃这种广为人知的符号,则没有必要将其完全翻译出来,否则不仅会使图表更加臃肿,也会降低读者的阅读效率。

由于英汉之间的符号标准存在差异,在机器翻译中,对于标点符号格式的翻译还存在着许多误译,如标点符号的半角全角等,机器翻译都很难进行辨别并提供正确的译文。

三、结语

本文在《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标准下,将机器译文与人工译文在单词和句子作为翻译单位的层次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机器翻译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在研究机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机器翻译在翻译不包含专业术语的句子,以及语序结构清晰,无过多修饰成分的一般陈述句时与人工译文并没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在翻译速度上更胜一筹。

本文认为,机器翻译之所以存在着诸多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点:第一,无法选取合适的翻译单位,人工翻译的翻译单位可以在单词、词组、句子、段落、篇章之间转换,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灵活地进行翻译活动,而机器翻译的翻译单位一般则是聚焦于单词和单个的句子,并不会结合文章和句子的内在逻辑结构,因此在涉及段落和篇章层面的翻译单位时,机器翻译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在同样一篇文章中出现术语上下不统一以及译文语序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二,无法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人工翻译是在了解所需要翻译文本类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翻译活动,根据不同的翻译文本类型,人工翻译可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如科技类文本中,译文应该更加严谨,术语翻译也需要更加准确。而机器翻译的语料库虽然庞大,但是也更加驳杂,无法形成系统的翻译策略,只能根据语料库的出现频率进行匹配,这样一来译文质量自然逊色不少。第三,依赖于人工的发展,机器翻译所依赖的术语库最终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整理,语料库的整理一般来说是略微滞后于行业发展的。一个行业方兴未艾,只有在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后,相关术语以及标准等问题才能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准则,而在这之前机器翻译很难在相关行业得到很好的发挥。

翻译单位的选取在翻译实践中至关重要,而机器翻译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机器翻译的进步并不仅仅需要更多更全面的语料库,也不仅仅需要更快速的处理器,更需要将语言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综合发展,从而推动机器翻译向前发展,进而在翻译单位的选取上能够更加合理全面。在应用发面,在进行科技翻译文本时,现有的机器翻译必须配合人工有选择地使用,并且需要人工在机器翻译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编辑整理,由人工从翻译单位上进行考量,从而实现对译文质量的把关。

参考文献:

[1]司显柱.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J].中国翻译,1999(2):14-17.

[2]唐春香.试论英语主语的汉译技巧[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2):78-79.

[3]王礼令.试论英汉状语结构比较及英语状语结构翻译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0):144-145.

[4]许钧,谢天振.新时代文学翻译的使命:“浙江大学文学翻译名家高峰论坛”纪要[J].东方翻译,2018(5):4-11.

[5]赵素.《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公布实施[J].出版参考,200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