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苹 王 静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王蔷、周密、蒋京丽,等 2020)。《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深挖课程中隐含的思想价值、情感态度,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将课程内容情境化、结构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进现有评价方式,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教育部 2020)。《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其汲取世界精华、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创造良好条件(教育部 2020)。《课程标准》及依据其重新编排的英语教材对文章内容重新设计,改变过去教材与生活实际缺乏紧密联系、过分迎合考纲的情况,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关联,有利于激发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如教师过于注重输入信息的数量,导致出现“为了输入而输入”的现象;输出活动的形式和数量增加,但是缺乏与实际情境的结合,学生仍然缺少真实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锻炼;“输入”和“输出”之间缺少相互关联导致的教与学脱节;教、学、评难以做到一体化(任美琴、吴超玲 2020)。这表明,教师尚未充分转变固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思想,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引导,从而实现从“应试教学”向“应用教学”的转化。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以文秋芳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外语教育家,为改进我国外语教学现状,立足我国本土教学生态构建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其教学流程涵盖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及评价(assessing)三个环节,运用真实的交际场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供必要输入以帮助学生获取完成任务的必要知识,再通过对应的输出活动进行即时评价或补充。三个环节紧密结合,环环相扣,在助力学生掌握当下的学习内容的同时,不仅仅实现了课堂目标,更实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主体的转化。

二、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的原型为“输出驱动假设”,针对的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在2014年修订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文秋芳 2014),后正式命名为POA。POA以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为基础,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为核心,使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旨在解决教学中“学用分离”的现象,以促成高质量、多互动的课堂教学。

输出驱动假设认为,产出任务要比单向的输入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让学生尝试产出任务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紧迫感,以主动达成学习目标。输入促成假设认为,在输出驱动的调节下,适当地输入能够为学生提供向前一步的“基石”,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完成最终产出所需的必要技能。选择性学习假设则认为,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材料加以区分,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重要信息上,而非分散地关注全部信息,以使学习更有效。

其中,POA教学理念中的“学习中心说”认为,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形式,关注学生能学到什幺。“学用一体说”则更加注重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的紧密结合,关注两者的有机联动,帮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完成产出任务。POA教学理念中的最后一点“全人教育说”认为,既然教学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那幺就要顾及人的情感、道德等各个方面。因此,POA的任务设计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中外文明沟通互鉴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三、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在输入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应试考试的得分点,忽略了基于主题意义的其他知识输入,难以对语篇意义和主题思想进行深入挖掘(汪富金、宋顺生 2019)。POA教学理念的一大特色就是摆脱传统教学中仅仅围绕书本的教学局面,在不偏离课堂教学主题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全面的知识,改变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的现状(邢宇楠 2020)。《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改变碎片化、脱离语境的知识点教学,基于主题语篇,补充更多与学生生活相关,能够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其思维品质、语言技能、文化知识等多角度、全方位成长。

(二)在输出方面

只有阅读输入,语言知识往往是静态的,一旦有了输出驱动,语言知识就能在输入输出“双驱”下转化成语言能力(杨云、史惠中 2020)。多年来,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与语言知识实际运用能力之间严重失衡,课堂中“学”的比重远远大于“用”,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难感受到知识成功实践带来的喜悦;缺乏应用场景的刺激,仅仅用考试、测验达到输出的目的,让学生将学习目标局限在成绩、分数上,缺乏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因此教师应配合主题内容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强化其语感和迁移运用语言的能力。POA在驱动环节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真实交际情境,因为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投入,相比测试,主动性更高。POA的“输出驱动假设”也关注“以学助用”,即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帮助他们完成产出任务。因此,POA课堂中的学生会比传统课堂中的学生有更加充足的实践和练习机会。

(三)在评价方面

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有针对性的评价能够改进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不足,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现有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计划,规划教学进度。教师应鼓励学生作为彼此的教学资源和自己学习的主人(Black&Wiliam 2009),并充分意识到评价不是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附加环节,而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王少非2015)。据《课程标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使课堂评价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为检测教学目标服务,从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此外,《课程标准》强调,课堂评价方式应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自主评价等方式为一体。文秋芳(2018)将POA体系的互动教学流程优化为由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见下页图),将评价过程显性地纳入教学体系。在循环链中,每个阶段的若干产出小目标可以进行微循环,随着若干微循环的完成,最终的产出目标则水到渠成。每个微循环中都包含一次评价,使得评价不再局限于考试和测评,而是围绕授课内容和学生表现实时进行,完善了整堂课的授课流程。《课程标准》也认为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方法对于教学过程的实施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也应该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帮助他们从反馈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将其从评价的接受者转变为评价活动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虽然POA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学用分离,效率低”的弊端,但是POA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假设上都与《课程标准》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认为POA理论的指导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帮助教师改善现有英语教学困境,为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育目标提供强大助力。

四、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选取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4 Amazing Art中Understanding ideas部分与POA教学理念相结合,试图从新的视角入手,为改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培养学生学用能力提供思路。

(一)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帮助学生理解、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其爱国情怀,拓展其国际视野,使学生在了解中外文化的同时实现跨文化沟通,提升思辨能力,发展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本课以主播扎克(Zack)的视角带领观众参观并介绍卢浮宫博物馆的三件着名珍品,扩展了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此外,在关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设计学生为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博物馆中展品的交际情境,属于实际生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与其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课程中,学生可能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目标

学习能力: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运用文章提供的基本信息介绍艺术品;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新出现的艺术展品;

思维品质:学生能够理解和阐述文章中蕴含的观点、态度;

文化意识: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艺术文化,面对不同作品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有一定的评判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掌握、运用从文章中提取的信息和句型对展品进行简要描述;

(2)学生能够针对不同艺术品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3)学生能够提升对中西方文化的鉴赏能力,丰富文化知识。

2.教学难点

学生面对不同的艺术展品能够运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并正确表达个人对艺术品的观点、态度。

(四)教学过程

1.驱动环节

驱动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能力的不足之处,产生学习的“饥饿感”。因此,教师在驱动环节要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交际性情境进行导入。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封来自外国友人雷切尔(Rachel)的邮件,通过邮件向学生提出交际性任务:“Can you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museum for our friend Rachel?”其次,教师分享自己去博物馆的图片,并通过“Have you ever been to museums?Which exhibition impressed you most?Would you like to share with us?”的连续发问,激活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为他们创造分享自身经历的机会,同时让其意识到自己在介绍展品时的不足,从而产生学习的渴望。

2.促成环节

促成环节是POA的核心部分。通过在本环节多个子任务的完成,为学生最终达成产出目标进行充分积累。

子任务1:阅读文章

首先,学生通过略读文章,掌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细读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对文章中第一件展品(胜利女神像)的基本介绍、描述、评价的信息补充。其次,在完成第一件展品的信息补充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完善其余两件展品的信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自己的观点完成对展品的评价和描述。教师根据小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建议。

子任务2:内容扩展

在完成子任务1后,学生初步掌握了描述展品的方式,但仍需要巩固加强。因此,教师为他们创设脱离书本的新情境,在帮助他们提升的同时丰富其文化艺术知识,培养其鉴赏艺术品的能力。

教师展示卢浮宫博物馆其他艺术展品图片,并为学生创设情境:“If you are an anchor,can you introduce the exhibitions to your audience by using the description ways learned?”教师提供适当的信息帮助学生完成练习,并鼓励他们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按照课前制订的评价标准分别从语言流畅性(20%)、单词和短语使用(30%)、展品介绍(50%)三个方面对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在完成介绍练习后,学生对于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时教师为他们提供一则介绍中国博物馆的视频,在将课程内容由西方向中方过渡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帮助其将对西方展品描述的方式迁移至中国展品上。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从中总结出其他描述方式,如采用修辞手法或保持介绍时的幽默感,都能更好地增强介绍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向学生提问,思考学习介绍展品的原因,并引导他们认识到:中国文化需要走向世界,离不开新一代青年人的努力宣传和弘扬。

子任务3:任务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开课时提出的交际性问题:“Write a reply to Rachel and introduce some Chinese exhibitions to her.”在完成子任务1、2后,学生对于开课时提出的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和描述方式,在此任务中拥有较高的输出热情和创作欲望。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要介绍的展品、使用的句型等梳理自己的写作大纲。其次,在完成后,教师选择学生进行分享,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性意见。

3.评价环节

通过上面的驱动环节,学生对于词汇的使用和描述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同时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建议修改了自己的写作大纲。基于此,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根据大纲进行展品介绍。学生和教师根据课前共同开发的评估表对学生的对话分享进行评分。评分维度分别包括语言流利性(20%)、词汇及短语使用(50%)及描述的整体性(30%)。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估,并纠正其在表达和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错误。

结语

产出导向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不仅将评价融于课堂,而且很好地平衡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做到了对教师在课堂上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在活动中的实践机会“两手抓”。产出导向法在大学的实证研究已经充分证明其有效性,且随着POA理论的逐步完善,研究的领域逐步向中学英语教育扩展。POA理论与中学教育的结合无疑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为中学教育的发展开辟独具中国魅力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