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菁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和品行成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教导学生学习传统医德,深化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新时代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更是高层次人文管理的新内涵。中职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管理理念,重视传统医德教育,优化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    键   词]  中国传统医德;传承教育;中职医学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152-02

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中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本领,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在其职业领域的反映。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但要遵循一般中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而且必须结合医学院校和医学职业活动的特点,侧重加强医德教育。传承转换、弘扬创新医德教育,是发展医学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工作。因此,我们的中职教师在学生管理中就应当融入和渗透德育内容,利用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医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传统医德传承教育在中职医学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一、中职医学院校开展中国传统医德传承教育的意义

通过传统医德教育对学生展开教学管理,其教学本质是开展德育,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一,中国传统医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对于当代医学生以及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中职医学院校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随即就是医疗卫生事业机构见习、实习、就业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快速转变角色,因此通过传统医德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逐渐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二,中国传统医德能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奉献精神以及敬业精神是最基本的精神内容,尤其针对中职医学院校学生,传统医德的优秀传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真正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中国传统医德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教育。医疗卫生行业是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医德传承教育,能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从而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二、中职医学院校中国传统医德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对医德教育认识不到位

中职医学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准,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很多中职医学院校认为,传授知识与技能是自身的职责,对于医德教育应当由专门的教师负责,与自己无关。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引导,让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学会自我约束、提升自我修养。

(二)缺乏教学管理保障机制

教学评估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侧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医德教学的评价,导致学生认为医德学习与自身的学习内容无关,因此就造成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现象的出现,久而久之,中职医学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学校管理困难。同时学校缺乏对于学生的科学性引导,教师传统医德教学存在困难。

三、中国传统医德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举措

(一)增强中职医学院校教师中国传统医德意识,树立榜样

在中职医学院校中,教师是传统医德教育以及管理学生的主要引导者。因此应当从教师出发,让教师首先加强自身的优秀传统医德教育,只有教师充分理解传统医德教育的内涵,才能够对学生更好地开展教学。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重视起对传统医德的学习,如针对不同传统医德核心内容展开分期交流探讨活动。在以“仁爱救人,赤诚救世”为主题的仁爱观教学经验分享中,中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互相探讨如何将仁爱观融入日常教学中,分享教学经验。定期举办交流探讨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从而展开因材施教。此外,中职教师还可以以班为单位,将医德教育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位教师负责不同的教学板块,在日常传授知识技能时穿插渗透传统医德教育。如理论课教师可以将“术求精深、博级医源”的治学观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理论知识教学中。对于实践操作课教师,可以将“不分贵贱、普同一等”的平等观融入日常的实践操作课中,让学生可以认识到无论贵贱、贫富,作为医学生都应当一视同仁,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就树立“医乃仁术”的信念,这样在未来就业时就能够真正地受信念指引,让患者感受亲人般的照顾。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将传统医德融入内心,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升自身的修养。只有教师重视起对学生的传统医德教育,才能够通过这种一点一滴的渗入,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个人修养,彰显传统医德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健全中国传统医德教育保障机制,规范制度

在学校中,我们倡导健全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学生管理职能职责,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悟传统医德教育。首先,在中职学校中,健全领导机构。学校应当由校长作为带头人,教务处、学工处、班主任作为责任监督者,帮助学生展开传统医德教育。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传统医德课程体系,将医德教育课程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传统医德的高尚,并将其作为理想信念带动学生实践。教师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综合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传统医德信念,在理论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为学生阐述传统医德理论,加深学生的认识;在实践课堂上,教师通过中国优秀古代名医主题教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课程,革新课程内容,将传统医德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具体的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堂上及时为学生引入与之相关的传统医德教育,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将知识与传统医德学习结合起来。其次,在对学生的管理规范制定上,有意识地利用中国传统医德对学生进行规范。如学生需要将传统医德作为日常行为规范条例中的内容进行背诵,教师通过《学生管理手册》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测验,进行传统医德知识学习的学生可不进行传统医德考试,而对日常行为不规范的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测评,让学生充分地重视起对中国传统医德的学习,从而通过这些优秀文化对自身进行约束,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

(三)校园文化融入中国传统医德教育,营造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针对中职学校,应当合理利用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营造医德教育氛围,让学生走在校园中,不知不觉就能够感受到医德教育的熏陶,从而增强学生的医德意识。例如,在校园的固定位置设置中国古代名医的雕像,并添加该名医生平简介以及主要医德思想,让学生置身其中,既能够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够随时随地都感受到文化熏陶。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以及教室内设置有关名医的介绍、传统医德内容的宣传标语,让学生深入了解医德教育;在班会中穿插有关中国传统医德教育的视频,为学生营造文化氛围,充分地调动学生感官,加深学生对于传统医德的记忆。除了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参与到传统医德教育中。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主题是“我是中国传统医德传承者”,学生可以在进行演讲稿撰写时,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有关中国传统医德的知识;还可以举办名医典籍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有关中国传统医德教育的知识,在交流会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校园文化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展开,学校和教师应当极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传统医德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一来,对学生的管理也会更加高效。

(四)开拓中国医德教育网络阵地,与时俱进

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不能忽视了对网络阵地的开拓。现在几乎每一位中职生都有手机,学校可以正确、合理地利用学生手机,在中国传统医德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如建立公众号,重视医学大家高尚医德的示范作用,定期为学生传播中国传统医德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在网络上设置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授课和管理;还可以通过网络与课堂衔接,让我们的中职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学习传统医德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医德的教学管理中,学校和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在新时代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中国有着很多优秀传统医德文化,中职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在保留传统医德思想精华的同时,现代医德教育在内容上必须拓展,德性与规则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义务与价值相结合,使传统医德思想的精华有机融入现代医学道德规范体系之中,重视起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地为社会输送具备知识技能以及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可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立足脚下,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玉军.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和探讨[J].长江丛刊,2018(8):287.

[2]杨春潮,黎玉明.传统文化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0(4):11.

[3]丁丙干.中华传统医德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8(10):12-13.

[4]王浩东.医德教育在中职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的渗透[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4):155-156.

[5]肖健,严金海,吕群蓉.论中国传统医德之困境与出路[J].医学与社会,2009(3):32-34.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