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莉

[摘           要]  探索大学基础写作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模式。从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成效与反思等方面,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在文学写作的审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和综合写作能力。

[关    键   词]  文学写作;应用型;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62-02

应用型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写作课的“实用性”和“文学性”、“能力导向”和“理论导向”,该如何平衡取舍?

南师大中北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四年分层、逐级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文本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综合写作能力。

写作是体现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重要标志,本专业的写作课程有:大学基础写作、文学评论写作、应用文写作、文案策划写作。与写作有关的集中实践环节有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近年来,本专业大学基础写作必修课为了突出写作课程的实践性和能力培养,增加应用文写作的课时,由原来两学期的各类文体的写作理论和写作训练,调整为第一学期文学写作,第二学期应用文写作,同时,文学写作减少了写作理论的讲述和写作知识的灌输。增设创意写作选修课,包含文学评论、文案策划,每一学期一个主题。

一、课程定位:审美实践中的文学写作基础训练课

文学写作课程,通常为14周左右,每周3课时,在大一上学期开课,依托学生高中的语文素养和作文经验,学生写作可塑性强。文学写作课的训练,第一次指向了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不过学生此时不易察觉。我们希望文学写作像一颗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慢慢体察到阅读、写作、审美的存在与联系,最终能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对“实用”写作的理解

我们的写作系列课程虽然突出实用性,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写作技巧和模板的介绍和套用,也不类似“MFA”,突出大众、流行、消费的写作。而更接近于纯文学的创作练习,强调创新和灵性,激发青年学生的写作热情,强化对生活、生命的审美体验和最初的自由表达。这个纯文学写作的定位看似与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却在“创新”与“情感”的深处相通。所有写作理论得以应用的前提也许首先是理解,只有深刻理解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理解文学艺术的美,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好写作理论、文学理论和文学知识,才能活学活用。因此,应用型的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习,包括应用型写作的学习,不是走捷径,只练显眼的技法,作机械的复制,而仍然是学习写作理论,只是适当降低理论的难度,减少理论的比重,转而注重琢磨理论的实际可运用、可转化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们注重写作与文学作品鉴赏的关系,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导读课和文学史课甚至文学理论课与写作课的学习联系起来,在感性的文学形象和情感中,寻找、模仿自己喜欢的写作内容和方法。用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反思、提升自己的写作。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把文本分析、阅读审美鉴赏、写作实践三项能力综合运用了。比如,我们在每个单元的主题理论讲述之后,就会选一篇能较好体现主题理论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鉴赏讨论,训练学生的文本阅读和审美鉴赏能力,讨论写法,后续让学生模仿写作。这样,既相对集中而有针对性地训练了目标写作理论和方法,又让初入学的学生觉得写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这些章法又不是看似抽象枯燥的写作理论,而是在充满情感、想象和审美体验的文学情境中习得的。学生显得较有热情,习作完成质量也较高。

(二)在生活中“直寻”写作

写作理论有很多,细讲起来需要很多课时,文学写作课程总共三个月,时间短,如果学生得不到充分习作训练的话,写作理论仍然无法激活。因此,我们的文学写作课一开始就淡化理论,把理论融入生活,以感性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为什么写作?写什么?怎么写?”这三个问题代替了以往的第一节课绪论。每一届学生给出的答案都很精彩。“写作是换个角度看生活”“生活需要表达”……诸如此类的答案很多。教师就会顺着学生的结论,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人,写自己。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亲近写作,在诗歌写作板块的教学过程中,2015级有个新生写道:

傍晚

我伸手

抱回阳台上的被子

轻轻拍打

金色的细尘

围着我闪光

我把头埋进

怀中香软的被子

里面和着阳光的味道

和妈妈的味道

这首诗歌是课堂上刚讨论完“诗歌语言和诗歌画面从生活中直寻”后,学生即兴创作的,该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写作过程时说:“这就是我昨天傍晚做的事,当时想到以前都是妈妈在家为我晒被子、收被子,照顾我生活,现在来大学了,忽然有点想家想妈妈了。”这个学生呈现的思路和最后的作品,达到了我们的预期课程目标,即从生活写作与自我写作出发,所见即所得的写作,写作内容和语言表达体现生活本色。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基础来进入写作。比起理论引导,这样的写作进入状态比较快。近五年,我们第一个月的写作题目都是《再回故乡》,九月底布置题目,十一假期结束后提交作业。学生入学后第一次返乡,带着思考和观察写作,习作质量较高。在写作之前,我们还会细读鲁迅的《故乡》和台湾作家阿盛的《厕所的故事》,让学生揣摩比较,讨论异同,为他们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再回故乡》的作业每年都会有一个现象,学生分不清自己写的是记叙文还是小说,虽然我们要求写小说。这样,就开启了另一个主题的学习:从记叙文到小说。让学生充分讨论自己和同学的作业,并明确:究竟是记叙文还是小说?教师作引导:我们要求细节真实,这些细节在记叙文和小说中,可以是一样的。而小说与记叙文的区别有很多,比如情节虚构、更鲜明的人物形象、各种叙事技巧等。通过讨论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度很高,这样充分运用学生的高中语文基础,从记叙文知识、小说三要素知识入手,谈小说写作,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知,衔接很好,教学效果也不错,也为接下来小说板块的教学做好准备。小说板块中,我们重点讨论和训练情节安排和叙事视角,这比较符合本专业大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要求。而将认识现代小说与后现代小说的特色和技巧等放入大三的创意写作选修课的小说板块中进行教学。

文学写作课程中偶尔还有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活动,多以小组形式实现。比如在“寻求细节真实”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范围内,观察三组不同的风雨现象,用文字记录下来,小组同学同时观察,一起写作,最后交流比较,讨论哪儿描写不准确、哪儿最逼真。这样的活动学生往往兴味很浓,在兴趣中完成写作准备,也容易引导他们将生活与审美,与写作不自觉结合起来,很有效果。

总之,文学写作课程依托生活写作与自我写作,依托高中语文素养和写作基础,淡化理论,以感性的主题讨论连接课程,突出审美实践,联系阅读鉴赏,以仿写为辅助,难易适中,定位为在审美实践中的文学写作基础训练课程。

二、教学活动与评价

文学写作的内容,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创作和欣赏。实际运作中,只能一个学期运行一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四个学期才能完成一个运行周期。因为三个月时间的课程很短,课时少,如果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印象不深,训练不到位,无法初步掌握某种方法,具备相应写作能力。

以小说课为例。小说创作与欣赏课程板块的教学目标是讲解小说基本理论,通过相关小说作品的阅读鉴赏、比较模仿,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本质和特征,掌握小说情节安排和视角选择方面的基本方法,在三个月时间里能独立完成小说习作3~4篇。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理论讲授、学生分组讨论以及课堂写作实践。教学模式为一个月(共四次课)一个单元。本课程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讨论小说的本质和文体特征,让学生掌握欣赏和创作小说的基础。启发学生思考小说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第二单元到第四单元,是叙事内容和叙事话语分析,让学生掌握若干小说基本理论,了解小说情节安排、视角选择等创作方法,以及方法背后的意义和效果。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穿插进行,相互照应。所有写作方法都由师生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并付诸写作实践。

文学写作课程每单元第一次课以教师讲小说理论为主,介绍小说文本分析的方法和角度,理论解析和举例子相结合。第二次课范文解读,教师提供小说作品范文,设置若干问题,学生以问题为引导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在具体文本分析中让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小说作品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小说分析路径。第三次课课堂习作训练,学生模仿小说范例独立完成小说习作。题目自拟或教师提供,围绕本单元主题,实现写作理论—阅读鉴赏—写作实践的转化。第四次课是习作讲评。讲评课是一个单元的总结,有学生分组讨论自评和教师点评两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先讨论上周习作过程中的疑惑或难点,随后讨论解决方案并基本达成共识,帮助学生对小说习作的题目、构思、表达等形成一个初步的鉴别评价标准。然后分组互评习作,学生互相联系、对比彼此的习作,由作者转为读者,转换了身份,更新了眼目,拓宽了思路,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评价习惯和取舍标准。然后教师点评总结,全班优秀习作交流。全程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三、教学成效与反思

文学写作课程的教学以作品发表来作为课程评价。近四年来,学生习作质量逐年提高,本专业一共有10位学生在省级期刊发表作品,其中不少就是写作课作业。近四年间,本专业有13组学生获得了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其中省级7项,院级6项。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课程运行至今,还有很多地方要完善改进。小说欣赏和创作板块的课程设计还可增加内容。怎样使内容更紧凑同时保持学生理解掌握无障碍?这是后期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诗歌、散文、剧本写作板块也需完善成熟,写作课相关的在线课程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需要跟进。如何开发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活动辅助、补充课堂教学,也需落实。

文学写作课程将始终以学生的创新与能力为目标,在审美实践中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提供帮助。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