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依

[摘           要]  仔细探寻新课标对语文“情境教学”的相关规定,可以发现“情境与真实情境”也是语文课标强调的重要概念。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关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发力于一堂好课的“命脉”之处。情境引领兴趣,兴趣达成能力。基于此,拟从作品情境、学习兴趣与能力达成的递进关系入手,浅析新课标关于语文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原则,借此以厘清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中情境创设的相关问题,为语文课堂的有效展开提供一条思路。

[关    键   词]  真实情境;核心素养;真实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64-02

一、情境与真实情境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道:“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个体的体验情境、社会的生活情境和学科的认知情境。个体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展开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本体相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这是新课标对语文“情境教学”的相关规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情境与真实情境”也是新课标中强调的重要概念。可以说,语文教学关涉的情境创设,牵动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着紧于一堂好课的“命脉”之处。

王宁教授曾对新课标提出的“情境与真实情境”做过深刻的解读。王宁教授指出:“所谓‘情境,就是课堂内容所关涉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学习中能够遇到的。真实情境就是: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1]

基于此,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原则应当是:立足于文本;能够切中学生的真实需求,唤醒学习兴趣,引领主动的思维投入;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有真实能力的产出。

二、立足于“作品情境”的学习情境

语文情境的“真实性”原则,要立足于“作品情境”。“情境”既然都是语文教学所涉及的“语”境,我们就必须区分两种语境下的情境。一种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现实语境”,另一种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虚拟语境”。教师看似在“指点江山”,慷慨激昂;学生与教师看似打得“热火朝天”,但追问学生何为“江山”时,却是茫然不知所措。这种只停留于语文课堂的“表层热闹”,是一种典型的注重“现实语境”,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即“虚拟语境”交流的教学模式。所以,一定是“现实语境”和“虚拟语境”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情境。而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也一定要立足于“作品情境”而展开构思。

言语文字是作者精心构筑的特定时空,富含着丰富的情、意、理,这就是作品的情境。作为学习者学习语言文字作品,就要“沿坡讨源”“批文入情”。真正进入作品的情境,体验感悟,领会和理解作品的情、意、理。[2]对于文化和传统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迟到者,时空差异上造成的“陌生化”,也会让学生与言语作品之间产生“距离感”,单靠学生自己很难领会到作品中富含的情、意、理。语文真实情境,不是讲《望庐山瀑布》就要上庐山,讲杜甫就要走杜甫走过的路线[3]。它不是要布置一个与主题或课文相关的外部环境,而是教师能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基础之上,创设一个学生能关联生活经验又和作品情境相符合的真实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存在,从而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三、创设引发学习兴趣的真实问题情境

语文情境的“真实性”原则要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即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兴趣。皮亚杰说过:“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本是静态的,但在教学中,应把知识看作认知的过程和求知的方法。[4]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知识问题情境中,与文本真切“相遇”,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想要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温度”,就必须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能够和作品产生情感上的联通,将思维沉浸在作品的情境中,从而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将新的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最直接的学习动机。课堂上,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知识的记忆往往抱着一种“反抗”的情绪,下课后,唱那些古诗词编成的流行歌曲,却能无师自通,倒背如流。我们抱怨学生在背诵与默写上“屡教不改”的错误时,何不将被动的“命令”式教学方式改为学生“投怀送抱”的主动式教学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源于认知的需要。兴趣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达,它是在过去的认知经验,特别是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事物的意识倾向。兴趣和需要有着密切的关联,一定的需要是兴趣发生的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优先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所以,语文的情境创设一定是基于作品情境,能够迎合学生的某种学习需要,引起学习兴趣,继而引起学习行为的真实情境。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语文的言语实践活动是基于真实情境而展开的,为落实任务的达成,以问题为导向的过程。赵晓霞教授在她的专着《语文对话教学论》中提出:“语文对话教学中的语文情境性,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具体的‘知识问题情境,强调语文教师在不提供答案式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在非常具体的知识问题情境中,像教师或专家一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从文本出发的、以语文知识为中介的具体情境。”[4]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蕴含着知识价值的真实问题情境。因为这种问题是在具体的文本中确定的,是关联学生学习需要与能力达成的真实问题,是教师从学生和文本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基础之上,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学生在这种非常具体的知识问题情境中尝试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是知识运用与再生产的过程。海德格尔说过,了解一把锤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这把锤子,使用了你才能了解它。所以,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知识才能发展为学生的能力,才能为学生所拥有。

语文情境的创设不应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脱离文本的所思所想,远离学生的能思能想,何谈“真实”?而达不到应思应想,学生学完了还在原地,又何谈学习,何谈能力?[1]所以语文的真实情境一定是立足文本,着眼语文素养,蕴含着知识价值的问题情境,基于知识本身的魅力,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以学习活动解决真实问题,促进真实的言语能力

语文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还体现在用实践活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可以迁移的真实的能力。王云峰教授提出:“语文情境既要包含语言学习的材料、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又要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有变化的语言运用情境,以及在这组情境中可展开的具体可控的语言实践活动。”[5]

解决真实问题的关键要靠学习活动的推进。一堂好的语文课,下课铃声的响起绝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结束,其实质是学习内容延续的开始。学生在具体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言语实践的真实能力,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形成了自主学习和自我梳理探究的能力,并由此生成可以迁移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能力是真实的,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语文课堂上的真实问题,还能解决与生活相联系的真实生活问题。

王宁教授说,真实情境不是教师想出来让学生被动接受的。真实情境贯穿于每个学习阶段,开始确实是由教师领进门的,之后就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步步推进的。没有学生的活动,怎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学生不努力进取,怎能衡量他们能思能想的高度?而教师不引导学生利用资源深度阅读与写作、深入梳理与探究,又怎能带领他们达到应思应想的新高度?所以,语文情境的真实性,还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投入,以及教师引领思维的能力。没有思维引领的语文情境只是不知其言的“随声附和”;没有学生的主动投入,语文情境只是学生空洞乏味的“知识灌输”。

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音乐、图片、影视等多媒体手段去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语文的真实情境不是独立于学习材料与课题之外的“外部环境”,不是教师脱离文本的“自导自演”,不是学生没有思维的“随声附和”,而是一个立足于“这一篇”,以有效知识为中介创设的,能满足实际学习需要、联动学习思维的知识问题情境。学生用实际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内化了语文知识,又生成了可以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符合“主客一体”哲学观的,致力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过程。

把握好语文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原则,创设真实情境,引领学习兴趣,上好一堂语文课,就这么简单!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1):4-7.

[2]戴晓娥.情境 任务 活动:指向语文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9(10):7-11.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赵晓霞.语文对话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2.

[5]王云峰.语文素养及其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9-12.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