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雯

摘要:黑颈长尾雉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笔者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黑颈长尾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搜索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相关中文文献总数为91篇,发表年度为1990—2022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黑颈长尾雉的地理分布、栖息地选择、繁殖习性、人工饲养和再引入等方面。

关键词:黑颈长尾雉;地理分布;繁殖习性;研究现状

黑颈长尾雉鸡形目雉科鸟类,是世界珍稀濒危动物物种。黑颈长尾雉在我国分布为云南亚种,国内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和印度;另一知名亚种主要分布于缅甸[1-2]。该物种种群地理分布狭窄,加上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捕猎活动等因素影响,黑颈长尾雉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我国在1989年就把黑颈长尾雉列入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的科学研究和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黑颈长尾雉文章进行计量分析,旨在了解我国黑颈长尾雉的研究现状,也为今后对黑颈长尾雉及其栖息地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3]。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黑颈长尾雉”为关键词的中文文献总数为91篇,发表年度为1990—2022年。其中,2005—2014年发文量为55篇,占文献总量的60%。

1 地理分布

黑颈长尾雉在广西最早记录于1984年[3],有学者在此后的调查中发现,黑颈长尾雉分布于广西西部隆林、西林、田林、乐业和天峨五县,南盘江、红水河被认为是黑颈长尾雉分布区北部和东部的天然界

线[4-5]。云南省最早记录分布于云南中部、西部及南部地区,共有13县18个地点记录到黑颈长尾雉分布[6]。2004—2008年云南省开远市的调查中记录到黑颈长尾雉的活动[7],李国彬等于2017—2018年在云南省西畴县调查中拍摄到黑颈长尾雉的有效照片,填补了黑颈长尾雉在云南省东部地区与广西分布上的空白,证实了该物种在云南东部与广西地理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连续性[8]。随着近年来在贵州省罗甸县罗悃镇、兴义市沧江乡、紫云县火花乡和四大寨乡、贞丰县者相镇以及长顺斗麻自然保护区陆续发现黑颈长尾雉的分布[9-12],证实了在与云南和广西接壤的贵州西南部地区,应为黑颈长尾雉的历史分布区[12]。

2 栖息地选择

广西黑颈长尾雉分布在包括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等生境中,海拔随季节变化而变化[4]。原宝东等对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的研究表明,不同生境类型中食物资源的可用性是影响夏季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的主要

因素[13]。黑颈长尾雉夜宿地主要选择阔叶林中的乔木,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因素可能为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移的便捷程度[14]。

云南黑颈长尾雉的栖息生境主要有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5种类型[6]。李伟等对云南哀牢山黑颈长尾雉的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稀疏灌丛林和华山松林为黑颈长尾雉春季主要的栖息生境,草本层密度和灌木层盖度是决定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因素[15]。孙超等发现,影响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距水源距离、距小路距离、距空旷地距离、距耕地距离和乔木平均高度[16]。

周毅通过对贵州紫云县黑颈长尾雉栖息地的研究表明,影响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安全和食物因素,不同季节栖息地选择还受到干扰、水源和地理等的因素的影响[17]。栖树、水源、栖枝和上方隐蔽因素是影响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素[17]。

3 繁殖习性及人工饲养

广西黑颈长尾雉的繁殖习性和人工饲养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刘小华等对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种群的观测表明,其繁殖期为2—7个月,2月中旬—3月上旬观察到求偶行为,筑巢、孵化及育雏由雌鸟完成,幼鸟体重达500 g左右才与雄鸟混群活动[18]。

1990年起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七星公园联合对黑颈长尾雉开展人工饲养与繁殖研究[19]。有学者发现,人工饲养条件下黑颈长尾雉10—11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鸟比雌鸟发情稍早,每年3月中旬—4月中旬为发情高峰期;人工饲养的黑颈长尾雉窝产卵数高于野生种群,雌鸟恋巢性低于野生种群[20-21]。骆鹰等对0~15周龄的黑颈长尾雉的生长研究表明,跗跖长可以作为衡量黑颈长尾雉雏鸟生长发育的参考指标[22]。骆鹰等的饲养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是影响黑颈长尾雉能量代谢的重要因素[23]。

4 再引入研究

陈伟才研究发现,再引入是对濒危野生动物进行移地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19]。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团队从2003年开始分批将人工驯养繁殖的黑颈长尾雉再引入原产地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并对其进行跟踪观测[24]。贝永建等通过对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研究表明,再引入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选择与坡位、草本层盖度和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25];冬季有明显集群倾向[19];影响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栖树的高度、大小,灌木、乔木、草本层的盖度,水源距离及栖枝高度等[26]。再引入黑颈长尾雉选择的植物性食物共包括24科41种;动物性食物包括蜈蚣目、直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的昆虫[27]。繁殖习性研究表明,再引入黑颈长尾雉具有明显的领域和领域行为 [19],再引入黑颈长尾雉雏鸟活动能力随着时间明显增强,影响再引入黑颈长尾雉育雏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草本层盖度,水源距离,林缘距离和林间小路距离等[28]。

5 讨论

目前,我国学者对黑颈长尾雉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但多集中在黑颈长尾雉的地理分布和繁殖习性方面。同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29]、

线粒体DNA和核DNA微卫星分子标记[30]、适应性分子标记(MHC基因)[31]和微卫星ISSR分子标记[32-33]等对黑颈长尾雉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初步了解了黑颈长尾雉的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高,且野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圈养种群;南盘江和红水河两岸的种群基因交流频繁。从遗传基因的微观尺度探讨黑颈长尾雉的物种起源及进化、种间关系及分类地位等,值得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此外,采用Max Ent模型对区内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适应性和保护空缺进行分析表明广西还有较多的黑颈长尾雉适宜生境在保护区范围之外[34]。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从大空间尺度探讨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和保护空间,也是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栖息地的片段化和丧失是目前威胁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对黑颈长尾雉开展生物学、生态学、动物行为学等多学科研究,深入探讨黑颈长尾雉的生理特点、行为活动规律、种群动态和扩散等问题,在黑颈长尾雉及其栖息地保护、濒危动物物种保护策略制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郑光美,王岐山.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吴名川.广西雉类的生态及分布[J].野生动物,1984(6):12-14.

[4] 刘小华,周放,潘国平.广西黑颈长尾雉的分布与生态[J].广西林业,1990(4):25-26.

[5] 李汉华,庾太林,申兰田.广西的角雉属、长尾雉属鸟类及其地理分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8-82.

[6] 韩联宪.云南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分布及栖息地类型调查[J].生物多样性,1997(3):26-30.

[7] 李飏,于晓平.云南开远市鸟类多样性[J].四川动物,2011,30(3):415-420.

[8] 李国彬,邵曰派,黄婧雪,等.黑颈长尾雉在云南省的分布新纪录[J].野生动物报,2022,43(1):234-240.

[9] Jiang A W,Cheng Z Y,Liang X T.Discovery of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in Guizhou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J].Chinese Birds,2012,3(2):143-146.

[10]Bei Y J,Chen W C,Sun B H,et al.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endangered Humes pheasant(Syrmaticus humiae)inferred from a partial sequence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14(57):69-77.

[11] 周毅,冉景丞,杨卫诚,等.贵州黑颈长尾雉对夜栖地的选择研究[J].野生动物学报,2020,41(4):951-959.

[12] 胡灿实,张明明,李筑眉,等.贵州长顺斗麻自然保护区发现黑颈长尾雉[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2,41(3):91-92.

[13] 原宝东,鲁长虎,程志营,等.广西金钟山片段化生境中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选择[J].生态学杂志,2014(4):1047-1052.

[14] 蒋爱伍,周放,陆舟,等.广西黑颈长尾雉对夜宿地的选择[J].动物学研究,2006,27(3):249-254.

[15] 李伟,周伟,纪德,等.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利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2):153-158.

[16] 孙超,李明会,周伟,等.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的空间生态位[J].西部林业科学,2016,45(4):70-76.

[17] 周毅.贵州紫云县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栖息地选择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

[18] 刘小华,赖月梅.黑颈长尾雉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报,1991,37(3):332-333.

[19] 陈伟才.再引入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繁殖的无线电遥测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6.

[20] 庚太林,李汉华.黑颈长尾雉的人工饲养与繁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1):97-101.

[21] 李汉华,庾太林,申兰田.笼养黑颈长尾雉的求偶炫耀行为[C].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4.

[22] 骆鹰,庾太林,赵彤,等.笼养0-15周龄黑颈长尾雉生长曲线拟合与分析[J].四川动物,2014,(6):901-907.

[23] 骆鹰,庾太林,黄乘明,等.笼养黑颈长尾雉能量摄入的季节变化[J].动物学杂志,2008,43(1):38-43.

[24] 李汉华,庾太林,韦政逸,等.黑颈长尾雉再引入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1.

[25] 贝永建,赖洁玲,李桂芬,等.再引入黑颈长尾雉夏季栖息地选择[J].动物学杂志,2010,45(4):59-64.

[26] 贝永建,陈伟才,李汉华,等.再引入黑颈长尾雉夜栖行为与夜栖地选择[J].四川动物,2009,28(1):39-43.

[27] 吴龙敦,贝永建,李汉华.再引入黑颈长尾雉食物选择初步研究[J].野生动物,2010,31(5):243-245.

[28] 贝永建,陈伟才,李汉华,等.再引入黑颈长尾雉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J].四川动物,2008(1):92-94,98.

[29] 庾太林,韩增超,管清新等.濒危黑颈长尾雉圈养种群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2,31(4):369-373.

[30] 贝永建.栖息地破碎化背景下黑颈长尾雉保护遗传学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31] 贝永建,黑颈长尾雉线粒体DNA、微卫星及MHC Ⅱ类B基因多态性研究[D].玉林:玉林师范学院,2017.

[32] 刘晓辉.ISSR分析黑颈长尾雉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33] 刘丹.基于ISSR分析云南哀牢山与人工饲养黑颈长尾雉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7.

[34] 林源,徐雪怡,伊剑锋,等.基于MaxEnt模型的广西黑颈长尾雉潜在栖息地预测与保护空缺分析[J].四川动物,2017,36(3):32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