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阳/文

在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发展重要单元,为社会公共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全面推进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发展,能够切实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强化事业单位风险管控能力。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应从管理人才、技术应用、制度更新、系统安全等方面入手,配备能够完成数据提取、转换、分析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并持续更新财务管理制度、加大技术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等;同时,重视财务智能化带来的风险,做好系统安全防护,发挥财务智能化的功效与价值,并确保财务智能化系统能够在事业单位中稳定运行。文章首先对事业单位推进财务智能化发展意义进行分析,再探讨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推动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在各行业掀起了智能化转型热潮,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财物管理信息化向财物管理智能化发展,是会计信息由结果评价转变为过程控制的必然要求;突出财务管理智能化,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由会计数据处理转变为数据分析。总之,智能化转型能够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实用性与准确性,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将财务人员从重复枯燥的会计核算中解脱出来,减轻财务人员负担,让其能够参与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推进财务智能化发展的意义

提升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管理成效

事业单位构建财务管理智能化体系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特殊性,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系统化安排,整合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行业数据,有利于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实施中存在问题进行检验,同时能够提升财务信息共享性,为财务信息检索、应用等提供便利,切实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为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强化单位风险管控能力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认真梳理各类财务信息,可以发现财务工作存在的不足,降低财务风险。以财务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智能化转型道路,进一步挖掘单位财务信息,为各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财务智能化发展模式下,借助各类先进的财务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挖掘、整合,便于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并对相关业务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切实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另外,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取有价值信息,促进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是加速业财融合的重要途径,可以满足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发展需求。

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发展的问题

财务复合型人才短缺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培训工作不到位,财务部门人员结构简单,很多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同时,单位缺乏精通会计、信息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无法满足财务智能化发展需求。具体体现在:一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信息素养不足,未能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财务数据处理工作;二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往往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不愿意主动参与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学习活动,对单位财务智能化转型工作漠不关心,不愿意花费太大精力投入其中。对会计智能化认识不足,思维方式没有转变,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缺乏复合型人才,数据挖掘、处理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给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限制;也无法发挥相关数据价值,给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转型造成不利影响。

信息技术运用不到位

当前,事业单位纷纷开展信息化改革,但信息技术整体运用程度较低,计算机配置不足、财务系统更新不及时等,严重影响单位整体信息化建设程度,已经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造成影响。当前,事业单位正处于财务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社会中掀起了“狂风巨浪”,但各平台或同一平台存在不同模块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导致数据传输不畅,且容易增加人为操作风险。保证数据实时性、精准性,才能发挥财务信息数据的价值,信息技术落后则无法及时采集相关数据,不符合数据实时性要求,无法推动财务信息共享。一旦数据信息采集、传递存在问题,则在事业单位内部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领导层无法有效运用财务信息做好相应决策。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至于在开展财务智能化系统建设中缺乏相应的依据,有关工作标准不统一,给财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制度作为支撑,导致财务数据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财务管理并非单个专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缺少有力的财务管理制度支撑,则会导致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无法为财务智能化转型提供帮助。事业单位作为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机构,在社会服务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其财务管理以“收支两条线”为原则。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显然已经呈现疲态,加强财务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唯有不断落实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促进财务智能化转型。

财务智能化安全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构建财务智能化体系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既未能从多维度出发排查事业单位各部门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也未能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体系,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得不到发挥。具体体现在:第一,很多事业单位没有立足于业财融合视角下,围绕财务智能化建设需求进行理论、技术创新,而是更多依赖软件进行运作,对财务数据处理、财务数据共享等工作缺少综合性判断。由于未能从战略层面开展综合分析,导致工作之间存在严重交叉,造成资源浪费,也无益于单位管理水平提升。第二,事业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力度较差,在财务智能化人才培养、软硬件引进、系统更新与维护方面投入不足,影响财务智能化系统运行安全性。

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建设措施

重视财务智能化体系建设

1.引入财务智能化技术

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建设应该引入智能化技术,不断创新技术体系,为单位财务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在引入财务智能化技术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思路合理性,确保相关数据信息真实可靠,以完善的财务信息为基础创新技术体系。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必须做好对比筛选工作,保证引入技术的高效性、合理性,能够为财务智能化建设提供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失误率。例如,可以引入智能化财务风险实时监控技术,能够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各个流程工作实施有效监控,提升财务风险的识别、防范及应对能力。同时,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智能化建设的重视,从制度、资金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加大财务智能化宣传工作力度,让单位相关人员能充分认识到财务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性,为财务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2.完善财务智能化制度

在政府职能持续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以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创新财务智能化制度,为加速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与一般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以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管理为核心。因此,事业单位在构建财务智能化制度体系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提升单位财务智能化制度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保证各项制度措施能够真正在单位内部执行,促进制度落地。另外,发挥内部控制体系作用,针对单位财务智能化制度进行全面审核,保证智能化内容科学有效,并进一步划分财务智能化建设职责,将责任精确到具体岗位。

增加财政投入不断优化财务智能化软件

事业单位必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单位财务软件进行优化、升级,确保有效整合单位内部资源,统一各个系统的配置,促进财务信息在各系统之间有效传递,改变传统人力交换信息模式;进而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共享,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必须优化财务智能化软件,提高相关人员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以便于其能够通过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传递,还能根据信息做好相应规划,准确把握事业单位财政走向,切实提升财务信息处理能力。另外,事业单位应该设立专项建设资金,用于财务智能化软件引入、维护、升级与优化,为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加强系统安全管理

风险防控是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系统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能够为财务智能化系统建设与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但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包括软硬件设施升级问题、财务管理系统管控问题、软件安全防护问题等。单位管理层需要关注相关信息,能够从信息开发利用角度构建安全体系,保证财务数据价值得到发挥。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针对单位业务实际情况构建系统化安全防护体系,及时做好系统安全排查工作,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财务智能化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必须发挥内控部门的监督职能,强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应该侧重于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政策应用等方面,配合相应的考核工作,促进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为财务智能化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优化财务管理系统模块

1.财务预算系统

财务信息化系统作为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改革重要内容,其中的财务预算系统包括预算管理系统和预算编制系统。在预算编制系统方面,主要是通过科学的预算编制工作,消除非统筹预算对单位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质量。预算管理系统则负责对各部门财务数据进行统筹,加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通过对预算项目的审核研究,及时发现支出异常、预算超标问题,便于及时调整预算,保证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在预算管理系统中,支付、执行尤为关键,通过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应对复杂多样的财务支出项目,同时对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财务数据准确性,为事业单位重要决策提供依据。

2.财务核算系统

财务核算系统作为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综合管理系统。一是当前市面上财务软件众多,如用友、金蝶等,大大提升了财务管理软件智能化程度。它们运用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设置不同的模块,对单位成本支出流程、财务明细等内容加以说明,简化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方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执行。特别是财务成本支出方面,由于各部门都会存在支出情况,加上各类项目支出,导致事业单位成本支出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构建完善的财务核算系统,需要对各类成本数据进行归类说明,提升财务数据管控力度。二是事业单位积极转变财务管理工作理念,依据电子化标准优化管理流程,明确财务管理内容,保证成本支出合理合法。当然,应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对财务软件进行设定,并依据设定流程自动开展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工作,减少人为主观性带来的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标准化程度。

3.财务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包括成本支出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等子系统,能够彻底打通财务智能化流程,为事业单位财务智能化建设工作奠定基础。财务人员并非唯一的财务管理系统用户,通过设置不同登录方式、操作权限等,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可以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便利。例如,利用财务管理系统移动端可以随时进行填报申请、审批等工作,让费用报销更加便捷,从而消除冗余过程,提升工作效率。内部控制系统应该采用统一规则,将报销标准内置其中,实现对各项支出的智能化控制,帮助单位规避各类财务风险。借助财务管理系统智能端,还能对纸质发票、电子发票等进行自动识别,对发票内容进行自动提取并生成报销单据,避免人工验票、填写等存在的效率及准确率问题。应积极构建财务管理一体化系统,将各系统端口连接在一起,以便动态化监测事业单位财务数据。一方面,可以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财务预决算系统等联通起来;另一方面,还能够与银行系统、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等结合,形成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智能化办公,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更高,向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成员,通过财务智能化建设,做好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这是帮助事业单位应对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事业单位价值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开展财务管理智能化建设中,要求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加强智能化技术引入,从系统层面落实数据开发、应用,不断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围绕财务数据利用、数据共享等构建财务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实现财务智能化、数字化,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