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文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职能逐渐转变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开展一切公共管理的物质基础,其是否规范使用关系着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此,事业单位应当以国家出台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立足于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确保各环节有法可依。 文章首先论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其次结合事业单位现状问题展开探讨,最后以全过程管理为核心,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有效的策略。

伴随着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越来越多。 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规范,要求事业单位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依据政府会计准则核算固定资产,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但是在实务中,固定资产从形成到使用,再到处置等环节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管理难度较大,难免存在固定资产低效使用的现象。 因此,为切实保障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必须尽快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及原则

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在于固定资产高效利用和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对建筑物、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支持事业单位实现运营目标,提高资产利用率;第二,在日常工作中,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更新,可以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确保固定资产价值稳定,防止固定资产贬值;第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可以使监管部门了解固定资产的状况与使用情况,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合法合规。

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一方面,对固定资产进行全方位管控,明确资产采购、使用、维护等环节对应的履职部门和岗位,确保各部门按规定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资产效益;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管理应当基于资产全生命周期,即从采购、使用到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循环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问题

固定资产配置管理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配置环节需要提前编制固定资产购置计划,但在计划落地环节,常常会出现实际购置情况与计划方案不一致的现象。 一是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在编制资产采购预算时,没有在方案中具体细化预购置资产的品类、数量、用途等,也没有结合市场价格预测采购成本,导致预算方案编制流于形式。 第二,一些部门不了解固定资产采购需要办理的手续,往往在资产购置计划已经下发的情况下才申请购置资产,这造成了预算外支出,且分散采购,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购置成本。 第三,在验收环节,大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成立了资产验收小组,但是验收工作仅限于票据信息核对和资产质量。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固定资产使用环节一般涉及资产入账、资产使用、出租出借、资产盘点等内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部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采取账实分管的模式,财务部门负责资产核算与信息登记,办公室信息中心负责资产实物管理,而资产的实际使用人为各业务科室。这种管理模式下,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闲置等问题无法准确归因或追责,加之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造成固定资产损耗无法追究责任到个人。 二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后,按规定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固定资产入账工作,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 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系统入账时没有遵循“一卡一物”的原则,为节省时间将单价同等的资产以一张卡片整体入账,导致账目与实物不符,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存量。 三是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会履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多、分布位置不一致,尤其是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盘点难度较大。 因此,事业单位往往会采取抽查的方式,对部分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这导致资产盘点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待优化

按照相关规定,事业单位需要对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修,包括建筑物、高价值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 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维修和保养花费成本较高,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维修保养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单位未能对设备进行定期润滑和零部件更换,使得固定设备使用异常出现噪声;部分机械设备因长期使用出现了密封件磨损或管道损坏的迹象,但因未经常检查和维护,引发液体泄漏风险;对于电气线路老化、设备松动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使得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事业单位缺乏固定资产维修保养机制,不仅会造成设备性能下降,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加速设备老化过程,造成设备寿命缩短,进而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成本变高。

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不规范

长期处于消耗状态、残余价值较低的固定资产往往在使用过程中故障频发,维修成本较高,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针对此类固定资产,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对超过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置。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缺乏固定资产处置流程和标准的问题,因未设置审批权限,部分固定资产处置未能履行审批流程,导致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 同时,在固定资产处置以前,事业单位需要对待处置固定资产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回收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但实际上,部分单位未能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缺乏专业人员参与,造成固定资产价值流失。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优化策略

加强固定资产配置管理

1.优化采购工作

采购环节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首要环节,通过制订合理的资产采购计划,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采购成本,还能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在这一过程中,事业单位首先要分析业务需求,在综合考虑采购成本、维护成本、使用配置情况的基础上,制订采购计划。 其次,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往年采购预算数据,在增量预算下编制预算方案,提交至上级部门进行审核,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与实际业务需求完全匹配。最后,固定资产采购必然涉及供应商管理,事业单位应针对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建立评价机制,综合评估供应商的资质、产能、价格和供货能力,并依据国家技术标准采购符合环保要求的资产,提高资产的质量。

2.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指引,事业单位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人事、审计、财务等部门的联系,共同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例如,在大部分事业单位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导致相关人员缺乏管理意识。 对此,新修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重点覆盖人员考核部分,将资产基础性管理工作、资产盘点、资产出租收益回收率等纳入考核范畴,对部门或个人进行量化考核,并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来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对于严重造成资产损坏、闲置或丢失的行为,应当追究责任到个人,严格约束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

3.加强资产管理监督

在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审计人员的相互配合下,组成固定资产监管小组,对固定资产流转的全过程开展监督工作。 一方面,有关人员应主动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在充分掌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进行登记,尤其是对一些通信设备、电子产品等损耗较快的固定资产,必须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损毁时,应当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另一方面,加强对固定资产配置阶段的监管,包括固定资产配置是否履行预算计划、是否执行公开招标流程、固定资产使用人员是否存在公物私用、固定资产出租环节是否办理了相关手续等,确保固定资产配置与使用环节完全依照规章制度行事。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1.优化资产预算编制和审核

在预算编制环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当统筹上一年度预算数据,包括预算采购信息,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固定资产报废率等,综合以上信息并与各部门预算编制人共享,按实际列出固定资产采购清单,并填报固定资产采购申请表,以此来提高预算方案的精准性。 在预算审核环节,财务人员应当汇总各部门提交的预算申请表,报送至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统一审核。 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中心应当对汇总的预算数据进行统一论证,核定采购需求是否真实、采购金额是否合理,以及能否通过调拨现有的固定资产满足基本需求等;在信息中心审核完成以后,将数据反馈给财务部门,由财务人员从财务角度判断采购计划是否遵循投入产出原则。 在各部门协同下共同完成资产采购预算的申请、审批与执行工作,提高预算方案的科学性。

2.严格把控资产验收流程

在资产验收环节,对于政府集中采购的高价值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应成立专门的资产验收小组,由专家对固定资产进行现场验收,除了采购请示单、采购发票、购置合同等原始资料,还要验证资产的性能和价值。 在验收合格以后,由验收小组在验收单上签字,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对日常零星采购,这一类固定资产也同样需要规范验收流程。 在验收过程中,除了资产采购人员和使用人员,资产验收小组也必须在场,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说明书、质量合格证书等信息进行验证。 当发现资产质量不达标时,必须及时提出退换或索赔,并对违规采购人员追究责任。

3.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

通过固定资产日常盘点,可以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金额、存放位置等,充分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在每年年终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 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当关注定期固定资产盘点,一般选择在每个季度末进行抽查,有效保证固定资产账实一致。 在实际盘点过程中,由财务部门整理固定资产相关的台账信息,分享至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由各使用部门的部门负责人牵头,在固定资产专职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逐一核实,完成资产自查;而固定资产清查小组主要负责统计与核实工作。 对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事业单位,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建立固定资产清查报告,再由财务人员依据清查信息重新调整或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同步固定资产信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优化固定资产维修保养

为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与保养,事业单位应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明确的维修管理制度,依据设备的特性与使用频率确定固定资产维护周期及固定资产维护工作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日常清洁、设备润滑、螺丝紧固、更换磨损部件等,并指定维护责任人。 二是对固定资产维护与保养信息应及时登记,包括固定资产维护日期、维护内容、花费成本、责任人签字等,为后续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更充实的信息依据。三是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是固定资产维护与保养的关键。 尤其在设备发生故障以后,事业单位的维修部门应当及时对设备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并总结和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考虑到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会对固定资产维修频率产生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使用部门人员的培训,包括固定资产使用操作方法、常见的故障识别等内容,通过加大宣传等方式提醒员工时刻履行固定资产维护责任,避免因个人操作失误造成资产故障或引发安全事故。

规范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处置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在资产价值评估公正、合法的基础上,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资产处置方案。 在这一阶段,事业单位可以在信息中心管理人员的牵头下,由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共同组成固定资产处置小组。每年年终,财务部门的人员应联系固定资产盘点小组,依据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提出资产报废申请;同时,财务部门人员可以结合固定资产台账对超过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进行标注,汇总报废申请信息与待处置资产信息,编制形成报告反馈至信息中心,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相关资产进一步核实,包括固定资产损耗程度、资产老化程度等,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置建议。 最终,由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开会商议讨论处置方案,经一致通过后,上报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进行终审。在固定资产处置完成以后,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应当在处置单上签名,再由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处置收益进行账务处理,上缴国库,确保账目与实际一致。 通过这一流程,可以提高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规范性。 当然,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对资产残余价值进行评估,有利于规避国有资产价值流失风险,对此,事业单位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协助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开展价值评估工作,并通过拍卖等方法处理残余价值,确保固定资产处置流程的透明性。

综上所述,基于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开展管理工作,可以从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盘点、维护、处置等环节出发,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与合规使用。 在这一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组织机构,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责任落实到部门科室与岗位层面;同时,配备专业化的人才,并做好文化宣传和日常培训等工作,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降低资产运行的操作风险,切实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