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提升词汇教学时效性的策略,通过分析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二语习得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真实语境,围绕主题带领学生进行词汇学习,围绕语篇,设计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活动,同时要注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宽学生词汇学习的渠道,注重渗透词汇策略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从而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何维(1985-),女,汉族,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育。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掌握足够的词汇是运用语言成功沟通的基础。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语学习者意识到,艰难的词汇学习过程是阻碍他们英语学习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词汇的教学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一、目前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词汇教学应尽可能的在语境中进行,但目前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脱离语境的碎片化教学,词汇课有别于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而独立存在的一种课型,常态为教师解释生词的意思,配以例句,学生记笔记,做练习。在这样单一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节既没给学生机会从语言材料中去体会词汇的意义,也没有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使用词汇。学生学习效果差,教师教学效率低,属于“费力不讨好”的一种操作。

学生在词汇学习中面临着“死记硬背、耗时费力”、“背了就忘,不会使用”的尴尬现状,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单纯的记忆词汇知识点,仍然不清楚怎样运用,最终无法使用目标语言实现交流的教学目的,同时枯燥、乏味且充满挫败的体验会导致学生产生放弃的想法,而难以持续学习。

二、词汇习得的相关文献研究

1.二语习得理论。首先,学习不等于习得,在二语习得领域中,Krashen(1985)提出了学习和习得的区别,他认为潜意识的习得,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而学习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辅以练习等活动达成对语言的掌握;同时他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Krashen也提出,学会的有意识知识与习得的潜意识知识之间没有接口。学会的知识只能用于监督控制语言运用,真正流利的自发的语言运用只能靠习得的潜意识知识。

Cohen与Nation(1990)认为掌握一个词就是等于知道了该词的字面意义、多层意思、句法特征、语义特征、使用限制、与其密切相关的词以及该词的转化词等全面的相关信息。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比较认同此看法,词汇的教育目标也不仅仅是英译中的词汇量堆积,而是涉及到词汇应用的深度、广度以及活用层次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词汇教学时,二语学习者和教师都应当意识到词汇学习的多维度,关注词汇的内涵,语法意义以及语用意义。同时,二语学习者还应了解,根据Parry(1993)的研究,了解一个英文单词的语法功能或它的句法范畴,并不一定能体现出该单词在语境下的准确的语义。

2.词汇附带习得相关理论。词汇附带习得(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这个概念首先被提出时是指学习者在进行某项学习任务时并不以背记词汇为目的,而是在力图理解语境中听到或看到的新词的同时附带地习得了词汇。促进词汇学习的方法分为三种:附带学习、直接学习和独立策略学习。在这三种方法中,词汇附带学习被认为是二语词汇习得的一个基本的部分。戴曼纯教授也提出过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在目标并非明确指向词汇学习的活动中,词汇知识作为一种副产品被学习者所习得。学习者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刻意的去学习词汇,却在无意中学到了一些生词。

三、提升词汇教学效率的解决策略

1.创设真实语境,围绕主题进行词汇学习。课标中提到“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体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教师可从新课标中所设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这三大主题语境32项子主题中,中西文化的不同范畴,引领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要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生活建立密切关联,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要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且创设的语境要真实,要确保交际得体有效。

2.围绕语篇展开词汇学习。确有实验证据表明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学习者都能从阅读中习得词汇。本质上来说,通过阅读,二语学习者在语境中能够立刻建立词汇在意义、形式和用法之间的联系。不同的词汇输入对词义的习得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多语境中遇到词汇并进行推断理解,确实能促进二语词汇习得,同时语境的丰富性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广泛阅读就可以让学生体验更丰富的语篇文体。

笔者也认为,要通过广泛阅读,足够的语言输入才能保证词汇的输出。笔者在班级中开展“小说阅读与交流”活动,全班学生利用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小说阅读,完成个人阅读小结,并在全班开展阅读交流。利用这样的活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对词汇在不同的文体和语境下的准确理解,也能通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枯燥乏味情绪。

3.设计活动,学以致用。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设计可实践的的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只有将词汇学习融入有意义的语言活动中,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除课堂教学外,还可借助课外的多样等活动来实现:写英文日记、开展主题演讲、诗歌朗诵比赛、知识竞赛、英语戏剧演出、影视配音、英语歌曲演唱等活动。

4.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宽学生词汇学习的渠道。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对英语学习的帮助已经被很多研究者证实,尤其在网络和智能手机极为发达的现在。教师应丰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资源,科学地利用网络资源,扩展学习渠道,引导学生开展主动、个性化的探究活动,实现深度学习。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广播或电视多种渠道查找语言学习所需的信息和材料。

笔者想推荐一款平时教学中常用的软件Hot Potato。这款免费软件包括6个应用程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多项选择、回答问题、句子排序、字谜、搭配和完型多样的题型。这款软件可以让教师自己制作练习发布到网上,操作简便,现以crosswords为例解释说明:教师可以自由输入想让学生掌握的目标词汇,再输入提示,由软件自动生成crosswords puzzle可上传到服务器。另外,笔者还经常利用网络语料库,为学生提供最真实地道的词汇用法,具体案例如下:

笔者在高三教学时发现,在北京英语高考中,情景作文图中经常有“树大拇指”的场景,但是学生的表达较为中式,动词和单复数方面经常使用错误。那幺,“树大拇指”英语怎幺说?什幺样的表达是最准确地道的?随即笔者选用相关语料库,通过自己熟悉的常用词作为索引,获取地道的用法。

首先,访问http://nav4.stringnet.org,检索thumb up,通过语料库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常用的表达方式为give sb.the thumbs up, give the thumbs up, 因此可以确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在作文中采用give sb. the thumbs的用法。例如,people are waving at me and giving me the thumbs up.

下一步具体的看give sb. the thumbs up表达式后面所搭配的介词, 由检索结果可得出结论,该表达式后可接介词to和for表达赞扬的对象。

为寻求表达的多样性,可以再语料库中进一步检索与关键词thumbs up经常搭配的动词以及含义有哪些,得到结果为常用的动词搭配为give the thumbs up,表达某人或某事得到“点赞支持”含义时,动词搭配常为get the thumbs up。

5.多种评价手段。教师要重视评价的促学作用,利用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会监控和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如在开始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前,进行词汇前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词汇掌握情况有初步评判,并设定自己后测成绩目标。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进行词汇后测,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学生也可以看到是否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再如指导学生建立个人词汇学习档案(portfolio),记录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成果,亦可在年级展开评比,根据完成情况计入期末成绩。

6.渗透词汇学习策略。新课标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高效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同样,新课标提倡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采用元认知策略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传授给学生正确高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才能事半功倍,这尤其对英语学困生能起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提升学习成就感的积极作用。

1.引导学生经常对所学词汇整理和归,通过分类等手段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在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主题,利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词汇。

2.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电子词典等等工具辅助英语学习。

3.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词汇的词根、词缀,掌握词性变化规律。运用构词法知识,扩大词汇量。

4.根据不同主题和特定语境,梳理并有效运用近义词、反义词、联想记忆、谐音记忆等词汇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词汇的记忆效率。

5.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词块的呈现,帮助学生关注动词词组、介词词组、名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和副词词组的习惯搭配和表达。

四、结语

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教师要改变碎片化的,脱离语境教授知识点的教学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牢记“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的整合性教学方式”,在语境中激活与目标词汇相关的词汇,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在英语交际中学习英语,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ephen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1985.

[2]Nation, I. S.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 . New York: Heinle and Heinle,1990.

[3]Brown, T. S., & Perry, F. A Comparison of Three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ESL Vocabulary Acquisition[J]. TESOL Quarterly, 1991,25(4):655-670.

[4]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