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西林

朋友此前给我发来一张晋砖图片(见右图),我很喜欢。砖为模印条砖,灰色,18厘米×15厘米×4.5厘米,两侧有铭文“吕氏造起”和“太康五年”,楷体书写,略带隶意,甚为朴拙。

我国制砖用砖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考古资料显示,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砖块是出土于陕西蓝田仰韶文化晚期的五块烧结砖残块,已有5000多年历史。而砖作为壁砖用于建筑墙体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此属之砖背面有钉壁小孔,由此可知古人称砖为“甓”,大概与此相关。又据书法史论家、金石学家、文物鉴定家殷荪先生研究,自西周一直到春秋晚期,砖上皆无文字,砖上出现文字是在春秋之末或战国之初,尽管那时候有文字的砖为数不多。古代砖铭的大量出现是在东汉,这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特别是那一特定时代的墓葬习俗的改变紧密相关(参阅殷荪《中国砖铭文字徵》)。砖之有铭,不但使砖成了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更为汉字书写和书法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

晋太康五年模印条砖

汉字自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出现了成熟的系统文字甲骨文以来,其书写是在不断追求便捷的过程并历经篆(大篆、小篆)、隶、草(章草、今草)、楷诸体演变,其中楷书出现于汉末三国时期,因为是在汉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彼时的楷书不可避免地带有隶字意味,这在砖铭(如河南偃师县出土的东汉刑徒砖、安徽亳州出土的东汉曹氏宗族墓砖)文字中看得相当分明。魏晋时期的楷书在承续汉末三国余绪的基础上增加了变化,有隶楷与楷隶之分,其区别主要在于笔画中隶意多于楷意还是楷意多于隶意。由此度之,今天所讲这块模印条砖的字体为楷隶。

楷隶在西晋早期已经较为常见,这种书体对之后的东晋书风有着直接影响。

以笔者所见砖铭文字,楷隶在西晋早期已经较为常见,应该是当时社会通行的一种书体,这种书体对之后的东晋书风有着直接影响。此砖“太康五年”所制,太康五年即284年,为西晋立国第20年,可视为例证。

而此砖铭文让我感兴趣,还因为其中的“康”字是反写的,这当然不是“康”的异体字或者变体字。只是不知道书者是无意中写错了,还是有意为之,总之这是一个伪字。

这让我想起了令我敬重的长辈殷荪先生。他耗时十余载,编着三大册煌煌巨着《中国砖铭文字徵》,该书1996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蒙先生厚爱,我获赠阅,大受裨益。他对于中国砖铭文字庋集、梳理、考辨、撰述,条陈缕析,呕心沥血,功莫大焉!其中对古代砖铭文字中出现的错字、别字、通假字、异体字乃至生造杜撰之类的伪字所作辨析,简约明确,令人信服。其中就有“康”字:

殷荪先生《中国砖铭文字徵》共收自东汉至南北朝“康”字278个,其中伪写者不少于46个。

康,广部。见《说文解字》“禾”部,《字汇》亦见之,《尔雅》有释。“康”字见于砖铭中伪写者数不胜数(《中国砖铭文字徵》上册第1029页)。

殷荪先生所谓“康字见于砖铭中伪写者数不胜数”,伪写包括局部反写(如部首“广”反写),整字反写,分割字体,挪移、添加或减少笔画等等。我做了一个统计:《中国砖铭文字徵》共收自东汉至南北朝“康”字278个,其中伪写者不少于46个,占比16.5%强。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现象并不只存在于“康”字,其他很多字也存在这一现象,比如“九”“作”“宁”“始”“在”“建”等等,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制作砖范(模具)时字未反写是主要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它也反映出当年社会大众对于文字书写比较随意的些许面貌。

反字现象并不只存在于“康”字,其他很多字也有。究其原因,制作砖范(模具)时字未反写是主要问题,但也反映出当年社会大众对于文字书写比较随意的些许面貌。

古代砖铭以类型分,有模印、刻画两种,模印是先将文字反刻于范内,再于范内成坯、脱模,入窑成砖后,文字便如戳记成为砖铭;刻画就是直接在砖坯上刻写文字。模印正字反写,多阳文,刻画是正常书写,多阴文,所以砖铭中刻画的文字很少出现反写错误,而模印砖则因为刻模时容易出错而屡屡出现反字,以至有的铭文砖除了个别字形对称的文字外,全砖铭文都是反写的。

不过这块朋友发来的模印条砖是例外。“太康五年 吕氏造起”八个字中唯有“康”字反写。这或为模工制模不易将就所致,但也不排除当时社会大众约定俗成,接受这个写法,制模时是有意如此,否则怎会有那幺多康字在砖铭中是反写的呢?

至于此砖铭文书法,虽有“康”字伪写,其结字与书写都朴拙大气。殷荪先生评述砖铭书法时曾以“殊相”一词称誉,我以为此誉甚妙,赞成先生用词。那幺此铭书法出自工匠还是士夫手笔?我觉得都有可能,如果出自工匠手笔,此工匠书法可称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