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平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与研究、理论宣传和党政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理论创新是人们在理论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做出新的理论升华。实践创新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取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和内容。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但是,我国各高校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及时关注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研究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都呈现比较薄弱的状态。本文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希望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面对和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理论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创新意愿缺失

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比2017年的795万人增长2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竞争激烈,部分学生选择读研只是为了拿到更高的文凭,提高自己就业的砝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有一部分是跨专业的,他们中的部分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主要是不用考数学,考研难度相对低一点。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读研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延缓就业。在十几年的象牙塔读书生活中,他们不用过多考虑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并且校园环境相对比较单纯,接触交往的主要是同学和教师。而进入社会以后,工作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会令他们措手不及。这些突来的压力让部分学生胆怯,转而把目光投了考研。他们对于学术或专业本身并没有多少热爱,而理论创新本身是一件对研究者各方面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且过程相对枯燥孤单的事,对学术科研没有足够的热情,是难以坚持和完成的。

(二)问题意识淡薄

英国着名学者波普尔认为,科学始于问题,他说道:“我断言,(科学)不是从观察开始,并总是从问题开始,它们或者是实际问题,或者是已经陷入困难的理论,一旦我们碰到问题,我们就可以研究它[1]。”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是参加导师的课题,基本上是在导师的安排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调研过程、撰写调研报告。甚至有部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需要导师指定,理论研究方面对导师的依赖性较强。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所写的文章,基本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一类是重复性研究(包括对前人研究的重复验证),一类是过于浅显表面的研究,还有一类是对新问题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更近一步的研究。其中前两类占了绝大部分,也就是说,相当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所写的文章,其实都是无效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在做研究的过程中,问题意识单薄,缺乏怀疑精神,没有寻根究底的决心。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薄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本身是一个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是对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没有相应的本科专业,与之最接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是本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只设置了个别马克思主义课程,并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并且还有部分完全没有专业学科背景的跨专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其次,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阅读量普遍比较低。他们认为经典着作晦涩难懂,阅读难度太大。越读不懂,越不想看;越不想看,越读不懂,循环反复,以至三年下来,对经典着作的阅读并没有一个量的提升。读书其实跟建造房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地基不打牢,房子是建不了太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不牢固,却想要理论创新,似乎有些空中楼阁的奇想。

(四)缺乏合适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

目前,全国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是导师责任制,每个硕士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有关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主要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但是目前,这种导师责任制的培养模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导师一年带多个学生,而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就少了;有些导师自身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非常重,根本无暇顾及学生;有些导师责任心不强,无心指导学生。部分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期望仅仅停留在学生不出问题顺利毕业即可。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放养式为主,只要学生没有问题主动来寻求帮助,导师也不会主动对学生去布置一些学习任务或提一些学习要求,有的硕士研究生甚至一学期也见不了导师几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下面有六个二级学科。有些学校还根据当地社会市场的需要,增设了相关的二级学科。笔者认为,这六个(或多个)二级学科之间虽然有交叉,但是各个学科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而现在很多学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面,并没有根据每个专业的差异性而细化课程,超过90%的课程都是六个(或多个)专业的公共课,大班上课现象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这种课程设置忽略了硕士研究生的独特性和发展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的敏感度和创新性。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实践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参与率低,课题实践能力较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提高课题创新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跟随导师做课题研究。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有些导师带多个硕士研究生,而课题数目有限,无法使每个硕士研究生都参与到课题中去。并且由于导师的指导力度不够,大部分参与课题的硕士研究生也只是做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辅助性工作,缺乏对课题核心部分研究的锻炼。二是申请学校的创新项目。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申请创新项目的目的不纯,他们申请创新课题只是为了能够在奖学金评定上加分,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大大降低了项目研究的质量。虽然硕士研究生自主申请的创新项目也有指导教师,但一般情况下指导教师只是挂名而已,具体的项目研究还是要依靠硕士研究生自己,使得他们的研究比较盲目,缺乏规范性,时效性低。

(二)缺乏教学实践锻炼,师范技能亟待提高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一直以培养教学和研究并举的人才为培养目标。部分学校在三年培养期间,会安排硕士研究生做助教工作,协助教师完成本科一学期或几个月的教学工作。在做助教期间,必须至少完成几个课时的独立教学任务,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水平。但从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是由于教师对助教的要求比较低,不强制要求助教每堂课都到堂,规定助教必须完成的课时数缺少监督,流于形式。二是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做助教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自己是一个辅助教师这一定位,缺少作为一名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懵懵懂懂就来了,严重削弱了助教工作的预期效果。三是规定助教必须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课时少,而师范技能又是需要通过不断的锻炼才可以逐渐提高的能力。

(三)社会实践平台少,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薄弱

何万国、棋新贵(2010)认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2]。前两类实践能力基本上可以在学校里培养,但是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切实到社会中,去面对和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我国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践课程或实践活动安排少,主要有暑期“三下乡”、红色基地的调研和到企事业单位挂职以及其他的志愿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共同存在的问题就是规模小、不够规范且时间短。在这些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凸显了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第一,由于实践活动规模小、不够规范且时间短,导致硕士研究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做的多是一些复印、做表格或其他的辅助工作,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第二,难以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感觉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现实存在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不知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与途径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热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科研的根本动力应来自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信仰。坚定的学科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要树立硕士研究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讲座。请本学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有研究的教授或者国内外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讲学,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目前发展的现状,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发展性。其次,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教师在给硕士研究生上课的时候,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实有效,从思想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理论创新能力。

(二)倡导问题教学,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和对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马基专业课的教学方式以知识性灌输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关注的焦点是教师,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听众角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效果不佳。问题教学起源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针对社会、生活或人生的各种问题,通过探讨或辩论的方式使学生们获得真知,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问题教学方法的优点即在不断的讨论中,对问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讨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剖析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不断的问题思维锻炼,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能力。

(三)改革培养模式,重视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

培养模式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就好比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有什幺样的培养模式,就会有什幺样的学生。笔者认为,在培养模式方面,需要调整的主要有三点。第一,改变主要以大班上课的模式。大班上课可以有,但是不要占据过多的比例。文章前面已经说到,六个(或多个)二级学科之间差异比较大,应该考虑每个专业的特殊性,安排相应的专业课,实行小班上课制。且利用小班课堂的平台,经常召开必读书目的读书分享会,促使增加读书量,打牢理论基础。第二,导师要熟知角色定位。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导师的身份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管理者,不要像对待儿童一样每天安排他们的具体工作,而是需要与硕士研究生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爱好,帮助他们确定研究方向,针对这个既定方向,培养他们自主研究的能力。第三,增加教学实践比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的是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全国大部分高校都不约而同地把重心放在科研能力方面,忽视了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培养,而教学能力又是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定时长的教学实习、课程设计、师范技能大赛等方法提高硕士研究生自主教学的能力。并且还可以通过担任本科班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增加与本科生近距离交流接触的机会,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提高教学实践的效率。

(四)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上认为只有理工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才有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的需要,却不知社会实践基地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对于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来说,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资金紧张、校内外沟通不畅、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等多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要想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需要以学院为主体,专业为导向,加强同其他学院、学校或有关单位的联系,联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或达成互为实践基地的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针对文章前面提到由于规范性差、时间短等原因,导致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大多停留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认识层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双层次的社会实践体系,来加以改善。第一层次即专业社会实践,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导师课题或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调研等。学校应规定每学期至少保证一次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周左右,由教师带队,成果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二层次是非专业实践,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开展各种社会兼职活动以及各种志愿活动,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增长见识以及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非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以小组或社团的形式展开,完成后需要书写活动感悟,与大家交流并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通过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从而提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