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南京审计大学积极开创审计硕士国际化培养路径,对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创新改革,以相关学院为依托,形成“两化双向”的国际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整体制度设计。“两化”指“师资队伍国际化”与“合作伙伴全球化”,“双向”包括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和培养国内国际审计方向研究生。在此基础上,从审计实务、国际准则、全球视野等层面构建了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研究生审计课程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取得了先行试点的效果,为国际化审计人才供给与储备提供了持续有力的保障,也为全球治理贡献了自己的审计力量。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化; 审计硕士; 制度设计;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39;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07-0140-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系列重要新理念新倡议,深刻阐述了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不断丰富完善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系。同时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当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加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准则、熟悉国际实务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正是研究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审计硕士国际化不仅丰富了我国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4日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的回信中所指出的,“通过审计这个窗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南京审计大学是国内唯一以“审计”命名的高等院校,全国首批审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由国家审计署、教育部、财政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在审计署的推荐下,学校从2012年开始接受利比里亚审计署委托培养审计硕士留学生,并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国际化教育之路,主要培养来华留学审计硕士研究生和国际审计方向的国内研究生。本文从现实需要、制度设计与课程体系建设、具体实践三个方面探究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机制,为国内审计硕士国际化培养提供理论思路、路径支撑和实践经验,同时以期学界加强对该主题的研究。

一、培养审计硕士国际化人才的现实需要

中国是全球化的倡导者,也是重要的贡献者,但同时也面临全球化风险加剧所带来的新问题。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储备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与竞争的尖端人才的重任。为更有效地应对和胜任全球化的挑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中国在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积极影响,审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转型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迫切需要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加入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经济业务越来越依赖于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具有高度国际化和复杂化的基本特征。身处复杂的经济环境,面临复杂的经济事务,国外不确定经济利益主体不断增加,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和审计风险同样加大,招致国外经济利益主体的诉讼甚至引发全球性负面事件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为应对这样的经济现实,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层次国际化审计人才。

(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机构监管迫切需要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培养

2013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上,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指出:“包括国际金融秩序、财政秩序,国际治理的结构在发生变化,它需要我们针对新的情况来重新审视和完善这种治理结构。世界审计组织将参与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及治理实务,在加强财务纪律、及时发现并揭示经济风险、打击腐败、维护世界经济平稳运行等国际事务和全球化问题中发出声音。”[ 1 ]中国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和负责任的大国,同时也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分摊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样需要在国际事务和各类全球问题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实现自身的国际话语权,而让更多由我国培养的审计人才参与国际机构监管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深入合作迫切需要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参与

目前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正越来越走向深入,例如2022年中国财政部、证监会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并启动相关合作。与发达国家进行对话时,对方往往占据强势地位,如何让专业的审计为这样的合作保驾护航,如何在机制创设、议程设置和规则制定上争取更为有利的话语权,是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中要聚焦的重要课题。

(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储备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是长期倡议,可能要在未来很多年才能够看到更多成效,所以一定要有长远目光,同时要关注那些债务接受国的债务规模和财务稳定。审计工作以其科学严谨的职业精神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准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包括审计机关如何提高对公司的监管能力,如何克服会计信息失真,如何查处洗钱、舞弊和腐败案件,如何监督政府合法合规合理使用财政资金等,这些都离不开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财务与审计体系相对滞后的非洲国家培养和储备相关审计人才。非洲国家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和先进审计设施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审计职能的履行,因此,为非洲国家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可以提高非洲国家的审计能力,并促进这些国家与我国的友谊。

二、制度设计与课程体系建设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2 ]南京审计大学遵循“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一直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校、国际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措并举推进审计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3 ]。同时积极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学习借鉴国际审计组织的先进理念,以国际学院为载体,形成“两化双向”的国际协同培养的整体制度设计,从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入手,营造崭新的学术环境,构建审计学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新生态,努力提升审计学科国际影响力。

(一)“两化双向”国际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整体制度设计

“两化”:一是“师资队伍国际化”。南京审计大学很早就致力于从全球范围内招聘审计学科领域的高级人才,专门聘请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原秘书长钱伯斯教授等在内的着名学者为海外院长,还聘请了40余个国家的审计长担任学校的荣誉教授。同时,学校每年拨出专项资金资助本校教师到海外学习培训,为优秀教师参加联合国审计和在国际组织任职提供便利。此外,学校还不遗余力地吸引优秀海归人才入职,并为其开设全英文课程创造条件。二是“合作伙伴全球化”。发达国家往往拥有更多的国际会计职业团体和具有国际审计经验的行业专家,南京审计大学在2002年即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进行了密切合作,联合开展了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受到业界好评。2007年,前身为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将南京审计大学认定为中国唯一的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院校。通过这些优质行业伙伴,学校成功建立了审计教育国际合作通道,与全球知名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度合作交流,包括互聘师资、互认学分和交换学生等。学校还进一步强化了与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审计组织、学术团体之间的联系,并与国际知名大学开展了不同层面的校际交流合作,包括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比萨大学、比勒陀利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法国SKEMA商学院组建了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同培养国际审计方向研究生,开创了我国与国际顶尖精英商学院合作培养审计人才的先河。

“双向”是指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和培养国内国际审计方向研究生。自2012年南京审计大学开始接受利比里亚审计署委托培养审计硕士留学生以来,迄今已有10余年的留学生培养经验,形成了品牌效应。2023年11月26日,来自30个国家的71名留学生参加了南京审计大学2023年审计硕士研究生国际班开学典礼,时任副审计长章轲出席并致辞,充分体现出审计署对留学生项目和培养过程的高度重视。学校以为利比里亚代培审计硕士留学研究生为起点,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案例、管理等方面制定规划,明确审计硕士国际化培养的路径,并延伸到“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培养,辐射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培养。2021年起在审计硕士专业学位中设立国际审计方向,每年招收一批审计硕士(国际审计方向)研究生;2023年增设外国硕士学位教育,采用“2+0”模式,基本学制为两年,即两年均在中国境内学习,同时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短期国际交流机会。学校致力于培养通晓国际审计准则,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具备创新意识、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时代国际审计高层次人才。

(二)不断推进审计硕士培养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建设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持续拓展。2016年学校成立国际学院,开始推进“一院一品”方略,支持相关学院与国外知名高等学府开展合作办学。《教育国际化规划》《章程》等学校重要文件都明确阐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使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得到保障和指引。

从面向外国来华留学审计硕士研究生角度而言,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及衡量国际化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培养知华友华来华留学生、提升审计教育质量及其国际影响力、开创审计教育国际化新局面的主要保障;从面向国内国际审计方向的研究生角度而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审计教育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部分,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熟悉国际规范的国际化审计人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

在构建优势特色鲜明、聚集内涵发展的国际审计课程体系上,学校从全球视野、国际准则、审计实务等层面构建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见图1)。一是由审计署实务专家与具有联合国审计经验的校内教师共同建设“联合国审计”“国际审计比较”等课程;二是由熟悉国际和审计规则的导师团队与外籍专家共同建设“国际审计准则与实务”“舞弊审计”“资本市场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课程;三是由具有丰富审计实践经验的导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建设“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与实务”等课程。在此基础上开设“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凝聚了中国智慧,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经验。

从高质量培养外国留学人才考量,学校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初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具备良好的从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系统掌握现代政府审计及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与解决审计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并且采用全英文授课。

优质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核心。相关培养学院在设置课程时特别注重审计专业课程建设,致力传播中国审计经验。授课内容从审计基础理论到审计实务前沿,从传统的财政金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到现代的信息系统审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从以政府审计为主到兼顾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几乎涵盖了当前中国审计的主要领域和审计研究前沿。同时,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还设置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功夫、中国传统艺术等选修课程,让留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喜欢中国、爱上中国。

三、培养审计硕士国际化人才的具体实践

审计硕士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既让来华留学生充分感受到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审计硕士研究生教育,又让国内研究生不出国门就能够接受到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为此,学校通过持续拓展研究领域,成立“一带一路”国家审计研究院,开展联合国审计、超国家组织治理等研究,有力支撑国际审计人才培养。鼓励来华留学生关注母国审计制度、准则、实务资料等,开展国别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进一步促进审计学科发展。另外还为国内研究生设置了国际内部审计、国际审计等方向,以培养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急需的国际审计人才。同时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建设单位。

(一)审计硕士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2017年起,为更好地替发展中国家培养审计精英人才,学校承担了商务部“援外培训高级学历学位项目——审计硕士”的培养任务[ 4 ]。在审计署、商务部、教育部的支持下,截至2023年10月,已累计招收来华留学审计硕士研究生8届,先后为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76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审计机关培养了316名审计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审计人才,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美誉度。从2017—2023年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硕士来华留学研究生(含已毕业和在读)数据情况看,占比居前9位的分别是利比里亚(7%)、坦桑尼亚(5%)、巴基斯坦(5%)、塞拉利昂(4%)、老挝(4%)、蒙古(4%)、泰国(3%)、南苏丹共和国(3%)、缅甸(2%)。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主要面向第三世界国家培养审计人才。

2023年,来自18个国家的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硕士国际班37名留学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在华学习收获。来自马拉维最高审计机关的莫浪是参与写信的37名留学生之一,他于2022年9月入校攻读审计硕士专业学位,在校学习期间对大数据审计和工程审计课程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在他的国家,大数据审计是全新领域,而工程审计则基本不存在。他表示一定要将学习到的优秀中国经验带回家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好地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二)深度参与国际审计,助力全球治理特色鲜明

2008年开始,学校已有两名教师入选联合国组织的外部审计活动,这也是联合国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中国首次派员参加此类事务。主要参与负责联合国儿童基金、联合国(伊拉克)账户、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联合国维和行动等10个项目或基金的审计,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11月,已累计选派政治坚定、专业扎实、语言出色的教师71人次执行101项联合国审计任务,16名教师入选联合国审计人才库。近5年,接待境外高校、国际组织和外国最高审计机关外宾55批355人次;举办10余场高端国际审计论坛,承办中外双边审计研讨会13场,培训外国审计官员289人次。还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审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以此为依托传播中国审计理念、技术和方法。学校为世界审计事务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化能力。

(三)服务外交大局,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显着

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目前主要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高层次审计人才。中国始终强调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巩固的互利合作国际关系,这是中国外交大局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下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硕士留学生涉及6大洲70多个国家,其中以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为主要生源国。学校将留学生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全面加强审计硕士国际班留学生项目的内涵建设,为国际审计教育树立了典范,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获得了各派出国最高审计机关的普遍认可。2016年,审计署与教育部签署合作设立“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谅解备忘录,旨在进一步传播中国审计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杰出审计人才,这项重大而光荣的任务再次交给了南京审计大学。经过多年的国际化教育实践,已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活跃在各国重要的审计岗位。利比里亚10名审计硕士毕业回国后得到高度评价,4名担任审计署高级审计官;2016级孟加拉国留学生Toufique Nobel成为该国副审计长;斐济留学生被选派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中外交流友好使者;埃塞俄比亚优秀毕业生代表李大非在2023年毕业典礼上发表感言“我们在南京审计大学既学习审计专业知识,也深受‘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的影响”;斐济留学生杜思聪毕业后将中国IT审计理论与技术带回本国,斐济审计署专门新设IT审计部门,杜思聪被任命为主要负责人[ 5 ]……事实表明,由南京审计大学培养的国际审计硕士研究生毕业返回各自国家的工作岗位后,不仅成长为所在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骨干与管理骨干,而且成为中外审计交流的友好使者,讲述着“中国审计故事”,为推动各国审计事业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结语

新时代我国高度重视审计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优势探索出适合专业发展的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新的课题[ 6 ]。南京审计大学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审计人才需求的迫切性,结合自身学科特长和专业优势,围绕制度设计、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科研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有的放矢地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对审计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与国际高校、机构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起“两化双向”的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更好地担负起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人才培养任务,为我国审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与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5(9):64-83.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24)[2020-02-19].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 葛晟,刘付林.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生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专业硕士培养实践[J].审计观察,2020(5):40-44.

[4] 王子云,李庭燎.“一带一路”背景下审计专业硕士留学生教育的探索: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9(25):16-18.

[5] 谈洁,何洁.要把中国审计经验带回家乡[N].南京日报,2023-07-06(A02).

[6] 朱斌.审计专业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4(6):145-149.